事實上,光伏產業回暖在三季報中已經顯現。據Wind資訊數據顯示,前三季度A股26家光伏企業合計實現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近16億元,均值為6108萬元,較上年同期的3133萬元增長了約95%。對于凈利潤的明顯增長,企業普遍表示,主要是得益于在此前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下,眾多光伏企業紛紛轉型發力下游電站。
然而,盡管下游組件企業出貨量激增,但上游設備需求增加卻不明顯。“因此,上游產業預計到年底、明年春天才會好轉。”申銀萬國分析師余文俊分析道。
產業回暖,國家扶持政策功不可沒。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近日表示,2014年全國擬新增分布式光伏發電6GW,2015年分布式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0GW。這進一步明確了未來兩年的分布式光伏發展目標。
與此同時,此次國家出臺的0.42元/千瓦時的補貼幅度也遠超業內預期。國內電價補貼政策被視為整個光伏業扭虧為盈的關鍵。此外,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通知,從2013年10月1日起到2015年12月31日,對納稅人銷售自產的利用太陽能生產的電力產品,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50%的政策也大大刺激了產業的回暖。
業內人士透露,引導政府資金投入產業是大方向。未來一個可行的方向是資產證券化,即以電站的未來收益作為抵押,通過在證券市場出售以獲取資金。這將使得未來商業銀行對光伏企業融資放貸也有望進一步擴大。
請掃描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