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之屋”對于楊老來說已經不是第一代產品,在它之前有五個兄弟,因此它被命名為《2106》,所謂21即21世紀,所謂06指它是第六代產品。抱著對新能源與新技術的熱愛及敏感嗅覺,記者來到位于北京東郊附近的河北香河縣,這里是“世紀之屋”的落成場所。
布局合理,建造科學的新型農村建筑
車子經過一片密密叢叢、清幽靜謐的林間小道,拐進了一個普通的村落,和我們想象的基地、廠房、車間不一樣,這是一個二層的普通農家住宅,唯一不同的是他有著通透氣派的兩層落地玻璃窗。
屋主老高和楊成棟熱情的迎接我們進了院子,來不及放下行囊,楊成棟就領我們各處參觀并細致的介紹這座建筑的每一處獨到之處。這個外觀普通的農家建筑屋內大有乾坤。
這所屋子從外圍來看僅僅只有兩層,可是進入到里面發現有四層,該建筑用南北上下錯落的方式將空間合理的布局和利用了起來;最為獨特的是南一層是深入底下1.2米的半地下陽光房。據楊成棟說這樣設計是為了節省空間,更為了節能考慮。農村屋子的設計和建造不能高于四周鄰里,這涉及到一個習俗的道德問題及通風采光的法律問題。這所房屋的四層功能結構分區,不僅最大化的利用了空間,并且在建筑高度上嚴格保證了和周邊建筑的協調一致。
建筑物南立面全景
“跨級儲能”幾乎不耗電的建筑
這所建筑,除了照明和家用電器之外,其他采暖,制冷,洗浴完全不用電,不用煤。即節省能源又環保。
據楊老介紹說,這屋子的采暖,制冷使用的是同一套系統。“跨季儲能”這個詞匯被反復提到。楊老說,院子里的一個簡易蓄能池就滿足了采暖和制冷兩種需求。既可以替代冬天的鍋爐暖管系統,又可以代替夏天的空調制冷系統。夏季使用冬季儲存的冰雪能源制冷,冬季使用夏季存儲的太陽熱能取暖。
簡易蓄能池
“半地下”與“陽光房”
建筑內部南側上下兩層分別為雙玻璃陽光房與深入地下1.2米半地下室。雙層落地玻璃窗之間的區隔是嚴格按照建筑屋所處的緯度來選擇適當的寬度,這種設計即可以滿足冬季陽光充足入射到建筑物內墻而夏季陽光絲毫無法照射到建筑物內部。深入地下的房間即使是夏日酷暑,最高溫度也能保持在二十六七度左右。這種依賴建筑本身的科學建造可以極大層度的節約建筑本身的能耗,適當的也輔以跨級蓄能可以完全滿足建筑屋本身的采暖與制冷。見證了這座神奇的建筑之后我們對新農村建設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半地下陽光房
屋頂有乾坤
楊成棟將我們帶到了平坦的樓頂,樓頂上擺放著楊成棟的另一項發明及專利,五防太陽能熱水器。無論從集熱的真空管到厚實的水箱,楊成棟說:“經過我的改良,徹底解決了夏季過熱和冬季過冷造成的炸管和開裂的難題,而且這些功能已經經過了東北地區冬季極度嚴寒氣候的考驗”。“下一步,我將把剩余的樓頂貢獻出來,做成一個小型的光伏發電站,按照建筑面積和裝機容量計算,我的樓頂光伏發電除了能完全滿足建筑本身的用電還能并網到國家電網給國家供電。”這種分布式能源建筑及發電的結合應用將會是未來新農村建設和別墅建設的普及應用模式。就在不久之前楊成棟率團隊在山西完成了一個1000平米的別墅建設。如果說位于香河的世紀之屋“2106”是新農村建設的普及版,那么位于山西的分布式能源別墅建筑典范就是它的豪華版了。
屋頂的太陽能可滿足300平米建筑室內用水
據楊成棟介紹,完成這樣的房屋造價僅僅在原有土建工程造價預算基礎上增加300元/M²成本。“世紀之屋”有自己的設計和施工團隊,只有嚴格按照他們的設計和施工才能完成節能、蓄能和制能為一體的建筑建造。楊成棟率團隊積極進行市場推廣,以方圓100公里為限,一縣一個服務站將是他們推廣的模式。服務站按照“世紀之屋2106”普及版模式建造,除可以做為工作站和服務站之外也可以起到樣板間的示范作用。“世紀之屋的前景一定會很好,其強大的節能作用與可觀的經濟效益具備了市場推廣的條件和優勢”,楊成棟滿懷信心的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