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中提出,未來5年將在全國光照條件好、可利用土地面積廣、具備水資源條件的地區開展太陽能熱發電項目的示范,“十二五”將通過這些試點地區項目帶動產業發展,到2020年開始實現規模化商業應用。
分析指出,100萬千瓦的裝機目標意味著未來5年光熱發電市場的規模可達150億元。盡管“體量”不大,但由于光熱發電相較于光伏在技術、發電效率和全球市場形勢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優勢,未來5年光熱發電的市場潛力或超預期,目前市場上逐漸開始涉足這一領域的公司特別是設備制造商將迎來利好。
技術和成本優勢明顯
CSP(ConcentratedSolarPower)即太陽能聚熱發電技術,依靠各式的鏡面,將太陽的直接輻射(DNI)聚集并加熱導熱介質,熱交換后產生高溫水蒸氣,推動汽輪機發電。
過去,國內光熱發電產業發展由于缺乏政策扶持和企業的有效商業實踐,市場幾乎空白,這也導致目前光熱發電的每度電成本為1.5元左右,高于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形式。
但眾多業內專家指出,CSP與常規化石能源在熱力發電上原理相同,電能質量優良,可直接無障礙并網。同時,可儲能、可調峰,實現連續發電。更為重要的是,光熱發電在熱發電環節與火電相同,CSP更適合建大型電站項目,可通過規模效應實現成本迅速下降。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到2015年全球CSP累計裝機將達24.5GW,五年復合增速為90%,到2020年上網電價有望降至10美分/千瓦時以下。
國內光熱發展近年來開始備受政策重視,在國家發改委今年5月出臺的《產業結構調整目錄》中,太陽能光熱發電鼓勵發展的新能源門類的首位。
在即將發布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初步擬定的四個重點光熱發電試點地區是鄂爾多斯高地沿黃河平坦沙漠、甘肅河西走廊平坦沙漠、新疆吐魯番盆地、塔里木盆地和西藏拉薩等。
10年內突破千億
分析指出,目前建造一個主流的50兆瓦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站,設備(國產)投資額為每千瓦1.5萬元左右,因此,若以2015年裝機達100萬千瓦,2020年達300萬千瓦計算,“十二五”光熱發電僅設備一項市場規模就可達150億元,十年內設備市場規模可達450億元。而隨著未來10年內光熱發電大規模商業化啟動,這一市場的總投資規模可達千億元以上。
華泰聯合證券新能源行業首席分析師王海生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盡管2015年光熱發電裝機目標被定為100萬千瓦,但目前已公布即將實施的項目規模就達300萬千瓦,在技術優勢和政策扶持等多種因素共同推動下,未來5年國內光熱市場的潛力有望超過預期。
更有市場分析認為,與國內風電過去5年裝機出現爆發性增長的情景類似,到2020年,國內光熱發電的裝機有望突破千萬千瓦,市場規模可達千億元以上。
分析指出,光熱發電市場的規模化啟動將以設備市場擴容為首要表現,因此,未來5年這一領域的設備組件商將率先從中受益。(中國證券報)
奧克股份:光伏輔料龍頭,新材拉動增長
光伏輔料高速增長,新材料項目開始爆發
公司是光伏上游關鍵輔料,切割液行業的龍頭企業。受益未來5年光伏市場40%以上的復合增長,切割液業務將保持30%以上增速。公司處于光伏產業鏈中價格敏感度最低的環節,隨著原材料環氧乙烷的長期產能過剩,奧克股份的采購成本長期下降。新產品聚羧酸型減水劑,在建筑大型化、高端化需求的背景下,今年以來開始爆發。硅片項目2011年起貢獻業績,也將為公司業績提供強有力的拉動。
我們看好光伏市場的中長期高速增長,同時看好公司新材料產品的研發和推廣。
預計11、12年業績2.46元,4.12元。公司未來3年業復合增速60%,未來5年可能實現10倍增長。合理價格86元,對應11年35倍市盈率,建議買入。
領導光伏產業鏈優勢環節,未來5年切割液復合增長超過30%
公司在切割液環節獨占70%的份額。該環節,在光伏產業鏈中屬上游核心輔料,競爭格局集中,價格敏感度低。在光伏行業“盈利能力啞鈴化“的大趨勢下,該環節是產業鏈中最佳的投資方向。
市場擔憂回收液的利用及來自金剛線的替代,而我們認為:1)假設切割液每次損失30%,而回收液平均使用一次,則其占比不超過35%,目前已經在25%左右,未來替代空間小;2)金剛線技術成熟和推廣到切片領域,在可見的未來難以實現。
即使發生,也仍需要使用切割液。盡管品種可能變化,但現有龍頭仍將占據市場。
未來5年,光伏發電成本在越來越多的地區接近或低于居民用電電價,并仍以每年10-15%的速度快速下降。光伏市場增速將不低于過去10年40%以上的平均水平,且隨時可能出現超常規發展。考慮替代技術的影響,公司切割液業務未來5年復合增速將超過30%。
盈利能力已經見底,新項目孕育爆發
今年環氧乙烷受國際油價和供需形勢影響出現大幅提價,對公司盈利能力造成擠壓。然而70%的環氧乙烷用于乙二醇的生產,隨著國內環氧乙烷的迅速擴產,和進口乙二醇的大幅降價,公司成本已經過頂。
公司與硅片行業領先企業錦州陽光能源合作,利用既有經驗企業的管理與銷售,實現了對下游市場的快速切入,即將拉動業績大幅增長。今年公司減水劑聚醚市場份額由原來的25%已上升到報告期內的33%。未來建筑大型化高端化趨勢將拉動三代減水劑高速增長,成為公司未來高速增長的另一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