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
院里干凈了垃圾不落地了
上午9時30分,記者來到東城區大方家胡同22號院,不大的平房院里干干凈凈,住著十幾戶人家。
82歲的曹春蘭大媽住在22號院東南角,三間平房窗明幾凈。一進屋,暖流沖散了室外的寒氣。屋內的青磚地面凈得一塵不染,連窗臺上的綠植都水嫩嫩的。穿著薄毛衣的曹大媽指著墻上的溫度計說:“我這三間房,三組電暖氣只開了兩組,屋里就特暖和,20多攝氏度呢!”
曹春蘭說,他們老兩口在這兒住了45年。當年燒煤時,家家戶戶都弄個小煤棚存煤,一到冬天,煤渣等垃圾大量增加,院里又臟又亂,每天早晨4時就得起床籠火,頭發里、臉上都是煙灰,一冬天下來連墻都是黑的!就這樣也不是很暖和,白天呆在屋里還得穿棉襖。2012年實行了煤改電,屋里暖和了,院里干凈了,實行了垃圾不落地,取消了垃圾桶。一個冬季下來還省了幾百塊錢,政府真是辦了件大好事。
社區負責人介紹:煤改電費用,住戶掏一半,政府補一半。像曹春蘭家也就花900元就行了。冬季燒電暖集熱,每天晚9時至次日早6時,低谷用電3角一度,政府還補兩角,當然省錢了。
從大方家出來,來到干面胡同41號。這里原是金泰集團售煤點,服務周邊8000戶居民。從1952年開始,用煤高峰時,年儲8000噸煤。到2014年關閉前還有2400噸。現在,煤改電了,售煤點改成了庫房。據悉,東城區內像這樣的售煤點已全部關閉,僅近兩年就關閉了5家。
西城
簡易樓煤改電補貼實施方案敲定
據介紹,2015年西城區煤改電工程實際改造約7300戶,覆蓋全區15個街道。
今年是煤改電工程的收官之年,西城區煤改電燃煤平房區是主要改造對象,但樓房很少涉及。截至2014年底,西城區仍有120余棟無供暖設施的簡易樓。按照核心區在2015年內實現無煤化的要求,簡易樓采取何種方式實現無煤化成為了棘手的問題。在年初完成簡易樓直熱電暖器功率匹配、室內溫度實測的基礎上,結合往年平房區煤改電補貼額度,制定了居民簡易煤改電補貼實施方案,從而為簡易樓實現無煤化鋪平了道路。
東城
2015年完成2.14萬戶無煤化
2015年底首都功能核心區要實現無煤化。東城區5月份已關停剩余的4個煤炭銷售點,將完成近2.14萬戶居民無煤化任務,需新建外線電力設施248處,涉及16個街道。
今年東城區明確了三種改造方式:一是平房及正規樓進行外線和戶線改造,安裝峰谷表和安裝蓄能式電采暖設備,共15251戶;二是簡易樓實施簡易煤改電,由于樓體承重受限,采用對居民提供供暖設備補助,同時結合外線和戶線改造,安裝峰谷表,共計2022戶;三是對啟動搬遷的區域進行電采暖補貼,全力實施搬遷,不再進行內、外線改造,對區域內居民實施電采暖補貼,共4087戶。
此外還確定了搬遷區域電采暖補貼方式,所需費用由區財政承擔。
全市
北京城市核心區將基本實現無煤化
11月初,隨著核心區最后1臺箱變落地安裝,本市東西城無煤化改造工程全面進入發電調配階段,《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重點任務分解2015年工作措施》確定的“城市核心區基本實現無煤化”目標將于年內實現。按照清潔空氣行動計劃要求,今年北京市東城、西城兩區需要通過煤改電、棚戶區改造等多種形式,取消2.38萬戶居民取暖用煤,同時撤銷轄區內剩余的最后9個煤炭銷售點。
“煤改電”工程在北京城市核心區實施已歷時16年,兩區累計完成30.8萬戶居民取暖清潔化改造,每年減少污染物排放量為煙塵3080噸、二氧化硫2618噸、氮氧化物616噸。監測表明,本市二氧化硫濃度由1998年年均120微克/立方米降至2015年前十個月累計平均濃度13微克/立方米。
目前,北京市已出臺了覆蓋全市居民的煤改清潔能源配套政策,下一步,還將繼續按照清潔空氣行動部署,有計劃、分步驟地繼續推進散煤污染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