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0噸以下燃煤鍋爐的限期淘汰,一場清潔能源改造工程在我省本溪市如火如荼進行。日前,本溪市環保部門的工作人員來到平山區興利大眾浴池,業主唐先生介紹,自從“煤改電”后,鍋爐房的工人可以穿著白襯衫上班。不光是工作人員變身“白領”,重要的是浴池新上的電力和熱能回收轉換設備,每天燒40噸水用電比燃煤日均節省費用200元。
工作人員穿白襯衫進出鍋爐房
230臺燃煤鍋爐限期下崗
今年10月31日前,本溪市230臺燃煤鍋爐將集體“下崗”,取而代之的是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今年5月,興利大眾浴池在本溪市、區環保部門的政策宣傳和技術指導下,從浴池發展的長遠角度出發,安裝了電力供熱及熱能回收轉換一整套高端設備,該設備及系統共投資22萬元。
進出水溫度通過電子溫控設備一目了然
煤改電 環境改善 操作智能
環保工作人員走進浴池的鍋爐房,沒有印象中的煤堆、鏟子,沒有燒煤時塵土飛揚的場面,就連煙囪也不見蹤影。煙道沒了,噪音小了,地面干凈多了。業主深有感觸地說:“煤改電后,最直接的受益是這里的環境大有改善,現在只需開一下電源,扳動一下閥門,不用再干上煤、起爐、點火等體力活,進出管的水溫數據看一下儀表就一清二楚了。”
據了解,這款熱能存儲轉換設備能將冷水管的溫度,通過污水管道的熱能轉換,在不耗電的情況下提升至24℃左右。這就相當于熱手焐冷手的道理,而經過熱能轉換的溫水只需再加熱10℃至15℃,就可以滿足浴池用水。
浴池老板介紹熱能回收轉換過程
浴池:煤改電費用省一半
“煤改電”的改造成本雖然一次性投入一些,但唐先生表示,在確保環境效益的同時,從長遠來看,卻帶來了經濟效益。唐先生說,浴池生意一直很好,就連附近搬走的居民都是他的“回頭客”,夏季每天客流量在200人左右,休息日要超過300人。他舉例說明,根據客流量,如果每天給40噸的冷水直接加熱,耗電的費用需要600元,這肯定要超過使用燃煤的費用。但是通過熱能轉換存儲功能,加熱溫水的耗電費用只需200元即可,與直接用電相比可省電三分之二。
業主:長遠投資三、四年回本
業主算了筆賬,按照夏日的客流量,浴池燒煤時每天的各種費用在400元左右,而“煤改電”后,每天平均只需200元左右的電費就可以了。“雖然改造成本有些投入,但是每天節省一半的費用,三、四年內,設備的投資成本也就收回了,改造是為了浴池的清潔環保和長遠發展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