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清潔供暖多方共贏的長效機制
未來,隨著清潔取暖補貼逐步取消,后續工作如何展開將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宋鑫認為,建立一套多方共贏的長效機制,是解決清潔取暖用戶端長期可持續的關鍵所在。
宋鑫建議,一是針對清潔供暖市場依賴政府、盈利水平較低、市場積極性不高的問題,根據各地實際情況,選擇適用清潔取暖技術,編制相應的技術指南,優化供暖規劃。同時引導當地供熱企業、投融資企業、熱用戶等積極參與清潔供熱項目,探索新型的多方共贏機制,激活市場潛力。另外,要因地制宜利用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結合電能、天然氣推進北方清潔供暖。
二是有序推進供熱管網節能改造及采暖末端能效提升。抓緊對各地供熱管網進行性能評估,并尋求與清潔取暖技術最相適應的節能改造方案,鼓勵探索政府、用戶和供熱企業三者共同分享成本與收益的新模式。這既可以為清潔供暖提供技術保障,又可以為后續智慧供熱技術的全面展開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撐。
三是指導各省市大力推進建筑節能改造。通過完善政策引導、推廣應用節能環保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強化節能監管等措施,鼓勵支持建設星級綠色農房、被動式超低能耗農房,結合城市更新行動,對既有房屋墻體、屋面、門窗、地面等住宅圍護結構進行規模化節能改造。
全國政協委員、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
一、研究制定區域能源發展政策。建議將區域能源發展列入“十四五”能源規劃,研究制定我國區域能源發展專項政策,鼓勵支持城市分布式發電、熱電冷聯供和可再生能源創新模式的開放、建設和應用。鼓勵地方政府出臺城市區域能源發展專項規劃,完善能源、土地利用與基礎設施的綜合規劃。鼓勵和引導先進供暖供冷設備應用。鼓勵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共同參與區域能源開發、建設和運營。
二、完善區域能源發展配套政策。加速推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研究制定全國統一的能源節約和環境效益標準。研究編制我國能源地圖,為地方政府制定能源戰略提供輔助和支持。
三、制定扶持和激勵政策。完善財政和稅收優惠政策,對分布式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燃氣分布式熱電冷聯供、各類熱泵與余熱利用、蓄冷蓄熱系統等較傳統能源增加投資的部分給予資金補貼。對投資者的能源收入進行稅費減免,更好激發市場活力。
此外,南存輝建議,完善地熱資源開發管理制度,降低地熱利用成本。考慮將地熱能開發利用納入到可再生能源基金補貼范圍內,制定地熱能項目的補貼政策,設立專項補貼基金,鼓勵企業投建供暖等公共事業項目;為地熱供暖企業爭取政策性低息貸款,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推動地熱能的科學開發及規模化利用等。
全國人大代表、九洲集團董事長李寅
李寅建議,有關部門制定專項財政支持政策,支持生物質發電企業進行熱電聯產改造,對改造企業給予投資支持,將供熱管網建設納入中央預算投資。同時,保障生物質熱電聯產企業的發電量補貼資金及時到位。給予生物質熱電聯產以及成型燃料生產和供熱等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將原料收集加工機械納入國家農機具補貼范圍。
此外,李寅還建議對生物質供熱項目建設用地按照社會公益事業劃撥使用。通過取消公用事業附加費、免稅等方式,降低清潔供暖成本。出臺差別化獎補政策,對積極滿足地方民生供暖需求、改造任務重、改造成效明顯、嚴格遵守環保標準等的地區項目,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建議積極探索融資模式。將生物質供熱等清潔供暖項目列為政策性低息貸款的重點支持項目,對于為實施生物質供熱項目貸款的企業,適當延長相應項目貸款年限,下調貸款利息。支持生物質供熱項目通過綠色債券、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方式拓寬融資渠道。鼓勵社會資本設立產業投資基金,投資清潔取暖項目的技術研發。
李寅還特別提出建議優化資本市場的制度安排,支持符合條件的清潔供暖企業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
全國人大代表、春風實業集團董事局主席曹寶華
曹寶華提出,采用輔加太陽能、生物質、電的多能互補新型分布式清潔供暖方式,技術越來越成熟,也逐漸被老百姓所認知,可以說是一種用得上、用得起、用著好、用得久的新型清潔供熱好方式。建議國家進一步出臺政策,科學選擇清潔取暖方式,同時大力推進清潔供暖產品生產、銷售、安裝、施工、供熱、運營服務一體化發展,以確保產品質量和供熱質量。
曹寶華建議,要以改善民生、推廣清潔采暖為目標,因地制宜,科學制訂我國城鄉清潔供熱規劃。要綜合考慮能源供給充足、使用安全、成本低廉的清潔供熱方式,科學制訂百姓叫好、效果顯著的供熱方案。
同時,要大力推進清潔供暖產品生產、銷售、安裝、施工、供熱、運營服務一體化發展,形成清潔供熱供給側和需求側鏈條兩端的有效對接,以確保生產方產品質量和使用方供熱質量,實現多方共贏。
他還建議國家出臺支持政策,鼓勵采暖制造企業研發推廣熱效率更高的新型采暖散熱器、新型地暖模塊產品、新型熱泵技術,為清潔供暖推廣注入新動能。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洪宇
周洪宇指出,發展南方供暖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碳中和”目標下,發展南方清潔低碳供暖是必然選擇;政府積極作為是南方供暖市場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
首先,加快構建南方清潔低碳供暖管理體制機制。一是明確組織管理體系;二是系統梳理和完善政策條例;三是盡快摸清基礎信息;四是適時啟動規劃方案編制。
其次,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南方清潔低碳供暖運行機制。一是完善“政府引導制定規則、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的資源配置方式;二是加大南方清潔低碳供熱的土地要素支持力度;三是以綠色金融推動南方供暖發展。
再次,建立南方清潔低碳供暖技術標準。一是成立南方清潔低碳供熱協會,以南方相關行業和企業為主體,負責行業統一規則、協調及政策研究。二是修訂南方建筑節能標準;三是完善各類行業標準。
最后,推動南方清潔低碳供暖示范工程建設。一是啟動清潔低碳供暖試點示范工程;二是啟動清潔低碳供暖技術研發專項工程。建議國家財政部、科技部、教育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聯合成立專家評估小組,擬定南方清潔低碳供熱專項技術突破清單,設立南方清潔低碳供暖科研專項基金。三是鼓勵地方自主創新。
全國人大代表、民建阜陽市委會主委、阜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總工程師吳永利
吳永利提議,新建地熱+智慧能源研究中心,加大淺層地熱能核心技術的引進和研究。以安徽省為例,建議新建2000個以地熱為冷熱源的基礎能源+太陽能+風能+燃氣+氫+蓄能調峰等多能互補的區域能源站,為3億平方米的政府投資公共建筑、社會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實現100%的清潔能源供冷、供熱和供熱水,為南方城市集中連片供熱供冷樹立示范。吸引培養一批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推動全國城市集中連片冷熱聯供工程。
同時,新建各省地熱能信息監測中心,對地熱能采集、轉化與利用全過程實施狀態監控、精準計量與智能控制,實現能源數字化與能耗可視化。建立系統性、區域性淺層地熱能的研究平臺。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運營三公司公務維保部副經理張杰
對于南方城市采用局部集中分散式供暖,張杰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方面,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牽頭針對性修訂《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提高南方區域民用建筑的保溫標準,從小區規劃、戶型設計、房屋施工及建筑材料選擇,在滿足夏季隔熱需求的同時兼顧冬季供暖保溫要求。老舊住房外墻保溫設施改造也應一并納入統一規劃設計。
同時,就地取材采用清潔能源解決供暖熱源問題。南方城鎮采用當地的清潔能源為供暖提供熱源,不僅可以節約運輸儲藏成本,同時也可以為南方城鎮市民提供性價較高的清潔供暖。
張杰舉例稱,靠近天然氣產地運輸源頭的烏魯木齊供熱成本最低1.37元/m3,而經過長距離輸送到達的濟南供熱成本最高達3.96元/m3(數據源:《我國供熱行業2020年度發展狀況》),因此西南地區可以考慮利用天然氣作為供暖熱源。
全國政協委員、青海省政協副主席、省教育廳原廳長王絢
青海省農牧區尤其是地處三江源腹地的玉樹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鄉鎮及以下學校受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環保要求高等因素影響,難以保證學校冬季取暖需求。王絢建議,從三個方面推進青海省學校清潔取暖改造工程。
一是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改委支持青海從學校清潔取暖改造工程做起,在青海省高海拔艱苦邊遠地區學校實施清潔取暖改造項目,并給予專項資金支持,支持學校因地制宜推進清潔取暖改造。
二是教育部、財政部充分考慮青藏高原氣候、生態等方面特殊因素,提高青藏高原義務教育階段生均取暖補助標準,將取暖期延長至10個月,緩解學校取暖經費壓力。
三是國家電網公司對艱苦邊遠地區學校清潔取暖工程,給予一定程度的運行電費減免,確保學校取暖時間和質量。
青海省全國人大代表張光榮、白加扎西、扎西多杰
三江源地區清潔取暖改造是一項投資較大的民生工程,鑒于青海省屬欠發達地區、財政拮據、居民承受能力弱,同時又在加快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的實際,建議國家給予進一步支持。
張光榮、白加扎西、扎西多杰代表建議,將青海省三江源區域內的海南、黃南、果洛、玉樹四州共二十一縣納入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范圍,給予政策及資金支持,對三江源地區清潔取暖電力成本予以補助,將青海省三江源地區清潔取暖項目納入國家有關規劃項目方案,加大三江源地區清潔取暖輸配電網建設投入力度。
全國人大代表馬永平
馬永平提出,政府應通過法律和行政手段嚴格控制建筑采暖直接和間接碳排放;通過技術和財政手段強化建筑節能,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通過研發推廣新技術降低可再生能源供熱成本。在單位建筑面積采暖收費標準不變和供熱補貼逐漸減少的條件下,逐步實現可再生能源建筑采暖的市場化和可持續發展。
馬永平建議:1、強化采暖的碳排放指標約束,對各城市熱網集中供熱、小區燃煤燃氣鍋爐或熱泵集中供熱等企業,實際供熱季累積碳排放強度進行逐步限額管理。
2、用經濟杠桿強力撬動建筑低能耗,低能耗是減排的關鍵,也是可再生能源用于建筑采暖的關鍵,降低建筑能耗有利于促進可再生能源采暖無補貼運行。政府應統籌財政經費,將清潔能源采暖的補貼逐步轉為對建筑低能耗措施的補貼。
3、對可再生能源采暖新產品開發和示范項目進行補貼,降低可再生能源采暖成本是加快推廣的核心動力。政府每年應對可再生能源技術采暖研發和示范項目給予財政支持,包括可再生能源高效熱源技術、儲熱技術、適合可再生能源供熱的低溫供熱末端和供熱系統設計與調控技術等的示范應用項目。引導和扶持可再生能源供熱技術快速進步,使得成本快速降低。
4、對試點熱力運營商提出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供熱指標約束,選取重點采暖區域和熱力運營商,在探索熱力配額的實行中,給熱力運營商設定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供熱熱量配比,從而達到強制減排的目的,保障可再生能源供熱的市場空間。同時要求我國從事能源投資和建設的央企,每年度要有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供熱項目,以便實現其碳中和指標。對可再生能源供暖系統和項目,實際碳排放強度進行計量監測,并將節能減碳的效果向社會予以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