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西藏把改善農牧區能源消費結構,大力推廣優質、高效、低耗、清潔能源作為提高農牧民生活質量、保護生態環境、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來抓,以沼氣能源和太陽能開發利用為主的農牧區能源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
據統計,去年西藏能源消費總量約300萬噸標準煤,其中薪柴、畜糞等傳統能源約129萬噸標準煤,占能源消費總量的43%,傳統能源替代取得了明顯進展。根據自治區能源發展規劃,預計到2015年,西藏農牧區傳統能源替代率將達到60%。
長期以來,西藏石油、液化氣和煤炭等化石能源主要靠區外調入,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商品能源供應嚴重不足。大多數農牧民的生活用能依靠畜糞、薪柴和秸稈等生物質能,能源利用十分落后,許多牧區畜糞大量燃用,造成草場肥力不足甚至出現退化。加快傳統能源替代,已經成為保護西藏生態、保護我國西南生態屏障的迫切任務。
發展沼氣在西藏傳統薪柴能源的替代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西藏已探索出了一套適合高原地區的沼氣發展模式,并在廣大農牧區得到大力推廣。截至去年年底,國家已在西藏投資建設沼氣11.5萬戶。
青藏高原是中國太陽輻射量最多的地區,開發和利用太陽能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據統計,西藏每年利用的太陽能折算下來,相當于燃燒13.5萬噸標準煤所產生的能量,價值上億元人民幣。截至去年年底,西藏累計推廣太陽灶40余萬臺,被動式太陽房、陽光溫室、太陽能熱水器100萬平方米,太陽能光電戶用系統10萬余套,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9000千瓦,西藏已成為全國第一個同時也是規模最大的實施太陽能專項計劃的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