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在工農業熱利用的技術逐漸成熟,已完全可以推廣到造紙、紡織、食品、煙草、木材、化工、塑料、醫藥、印染、陶瓷、農業大棚、養殖場等用熱需求大的產業。IMSIA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秘書長黃俊鵬表示,工業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的70%以上,可再生能源工農業應用無疑將開啟一片新天地。
風電微電網在國外商業市場的應用較為廣泛。目前,歐盟、北美、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從理論層面、技術層面、實驗平臺和示范工程建設等方面對微網開展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高級工程師姚修偉認為,2015年7月22日,國家能源局公布了《關于推進 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建設的指導意見》,為微電網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此后,微電網的產業化進程將明顯加快。
北京四季沐歌太陽能技術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晟耀通過常熟印染廠工業用熱項目和河北益民太陽能跨季節蓄熱供熱采暖項目案例,分析了太陽能熱利用在工業利用領域的經濟性和節能減排的環境效益。針對“煤改電”政策,四季沐歌推出了地暖冷氣機:一臺機器同時滿足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需求。
儲能如今是全世界都在關注并攻克的技術難點之一。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熔鹽儲能技術負責人章文揚博士認為,儲能技術將在城市節能減排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北京市太陽能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張永泉工程師從節能環保、經濟性、技術參數、系統方案設計等方面詳細介紹了遼河油田太陽能原油加熱系統。幾年的運行結果來看,用本太陽能系統加熱原油,每天可為油田節省30%的天然氣,大約每天節約天然氣900m3-1200m3,經濟效益可觀。可見,該項技術若在我國油田全面推廣使用,將產生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東莞市正旭新能源設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帥榮介紹了該公司的特種熱泵產品技術原理和優勢,介紹了公司近年來在煙草、木材、藥材、果品等農業領域的烘干案例以及在印染、電鍍等工業領域的案例。
面對世界能源形勢的挑戰,調整和改變我國能源結構,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轉變,建設節約型社會,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所面臨的迫切任務。
與會人員紛紛表示,若工農業市場10%用可再生能源,將有著巨大的前景和良好的節能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