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游泳市場越來越大,但是加熱大量冷水到一定溫度不僅耗能而且污染環境。太陽能以其環保、適用范圍廣等優勢為游泳市場節能減排提供了條件。
標準主要內容
1.范圍
2.術語和定義
1)直接式加熱系統:太陽能集熱系統中的熱水直接作為游泳池熱水使用,不需換熱設備。
2)間接式加熱系統:太陽能集熱系統中的熱量通過換熱設備傳遞給游泳池中的水。
為使游泳池水溫維持在設計溫度,需要向游泳池供應熱量,游泳池加熱量應為各種損失熱量與補充水加熱所需熱量的總和。
游泳池太陽能加熱系統應根據所在地區氣候、太陽能資源條件、游泳池及相關建筑物類型、投資規模、安裝條件等因素綜合確定。設計應充分考慮施工安裝、操作使用、運行管理、部件更換等要求,做到安全、可靠、衛生、美觀。根據不同地區和使用條件采取防凍、防結露、防過熱、防雷、防雹、抗風、抗震和保證電氣安全等技術措施來保證太陽能游泳池良好運行。游泳池太陽能加熱系統中采用的集熱器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的規定,正常使用壽命不應少于10a。池水初次加熱所需時間,應根據池體結構和襯貼材料特點及熱源供應條件等因素確定,一般可采用24h-48h。
1)游泳池太陽能加熱系統選型
根據建筑類型、氣候分區和游泳池實際使用情況,為保證池水水質、避免太陽能系統腐蝕宜采用間接加熱式;在條件允許情況下,水質較好的地區為降低系統投資成本宜采用直接加熱。
2)游泳池加熱量計算
游泳池池水加熱所需熱量為下列各項熱量總和:游泳池池水表面蒸發損失熱量、游泳池水表面、池底、池壁、管道和設備等傳導所損失熱量、游泳池補充新鮮水加熱所需熱量。
太陽能集熱系統管道應選用耐腐蝕和方便安裝管材,可采用銅管、不銹鋼管或熱鍍鋅管等,管道應設有補償伸縮設備。集熱器傾角應與當地緯度一致,如果系統側重在夏季使用,其傾角宜為當地緯度減10°;如系統側重在冬季使用,其傾角宜為當地緯度加10°。全玻璃東西向水平放置的集熱器傾角可適當減少角度。
4)太陽能集熱系統采光面積確定
5)太陽能保證率測試與檢驗
進(℃)、t 出(℃)和m1(L/s)。供泳池加熱系統的供回水溫度和流量,符號表示為t
供(℃)、t
回(℃)和m2(L/s)。太陽能集熱系統測試期內累計得熱量Q1,游泳池系統在測試期間內累計耗熱量Q2。
6)換熱設備設計
游泳池太陽能加熱系統換熱設備應根據熱源條件、耗熱量、使用要求、衛生情況及運行管理等因素綜合選擇,并符合下列原則:換熱效率高、節能、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安全可靠、操作靈活、維護方便;材質耐氯等化學藥劑腐蝕。換熱設備形式應符合下列規定:熱源為高溫熱水時,宜選用不銹鋼材質換熱器;池水加熱宜采用低阻力、大流量換熱器;蓄熱設備采用集熱水箱時,熱水溫度宜按不低于50℃設計;加熱設備內冷水進水及熱水流出應配水均勻、無死水區、無氣阻區。
7)主熱源設備選型
系統防護自動控制:使用排空系統和排回防凍措施的太陽能集熱系統宜采用定溫控制。
重點解讀
1)設計文件備齊,且已審查通過。
4)現場水、電、場地、道路等條件能滿足正常施工需要。
5)預留基礎、孔洞、設施符合設計圖紙,并已驗收合格。
太陽能集熱系統連接管線、部件、閥門等配件選用材料應耐受系統最高工作溫度和壓力。進場安裝太陽能集熱系統的產品、配件、材料有產品合格證,其性能符合設計要求。集熱器安裝傾角和定位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傾角誤差<±3℃,集熱器應與建筑主體結構或集熱器支架牢靠固定,防止滑脫。太陽能熱水系統支架、材料、鋼結構支架的焊接、防腐處理、集熱器之間連接管的保溫材料及厚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規定。
3.主能源和加熱設備
5.游泳池太陽能加熱系統調試、驗收與效益評估
1)系統調試
游泳池太陽能加熱系統投入使用前,應進行系統調試,系統驗收在竣工驗收階段進行,不具備條件時,經建設單位同意可延期進行。系統安裝完畢投入使用前,必須進行系統調試。具備使用條件:系統調試應在竣工驗收階段進行;不具備使用條件:經建設單位同意,可延期進行。太陽能熱水系統安裝完畢后,在設備和管道保溫之前,應進行水壓實驗。各種承壓管路系統和設備應做水壓實驗。
2)系統驗收游泳池太陽能加熱系統工程驗收
分為分項工程驗收和竣工驗收。分項工程驗收由監理工程師組織施工單位項目專業質量負責人進行;竣工驗收應由建設單位負責人組織施工、設計、監理等單位負責人進行。分項工程驗收宜根據工程施工特點分期進行,對于影響工程安全和系統性能的工序,必須在本工序驗收合格后才能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3)工程效益評估
游泳池太陽能加熱系統運行后,宜進行系統能耗定期監測。游泳池太陽能加熱系統節能效益、環境效益的分析評定指標應包括:系統的年節能量、年節能費用、費效比、投資回收年限、動態投資分析和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減排量。
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