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海嘯引發的巨大核災難,讓世界各國重新對核能發電政策進行審視。面對日益膨脹的能源需求和逐漸枯竭的常規能源,很多國家處在了能源發展的十字路口。對此,與會專家表示,基于高科技實現對空間太陽能的大規模開發與利用,是解決人類對能源需求的最有希望的方法之一,并有望在10年~20年后應用市場。空間太陽能可再生,可提供基本負荷的、清潔的電能資源,并且能夠比較均衡地傳輸到世界各地,促使全球經濟的平衡發展,使能源供給不再受制于地緣資源的約束,進而促進人類和平發展。
而國家決策支持是新能源開發和應用最主要的發展動力,決策支持力度直接決定了空間太陽能的開發程度和市場應用速度。同時,航天專家表示,要實現空間太陽能的開發應用,還要突破眾多技術難題,比如大規模提升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同時降低單位成本,依托載人航天工程突破在軌組裝技術,突破無線能量傳輸技術等。
據悉,中國能源環境高峰論壇高新能源和節能環保峰會將于8月中下旬召開,一個重要課題就是深入探討中國能源戰略遠景規劃——倚重核能發展還是倚重以太陽能為代表的永久性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和應用,尤其是對空間太陽能的研發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