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級綠色建筑運行標識項目簡介
1項目概況
該項目位于北京房山區長陽鎮起步區1號地,場地內地勢基本平坦。周邊交通條件便利,臨近城鐵站。項目屬新建住宅商品房,主要由高層住宅、多層住宅、配套設施、地下車庫等組成。由北京中糧萬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由北京萬科物業服務公司長陽半島物業公司進行物業管理。
圖1 鳥瞰效果圖
項目總用地面積15.4萬㎡,建筑總面積38.3萬㎡,其中地上建筑面積33.7萬㎡,地下建筑面積4.6萬㎡。地上以高層住宅為主,層數主要有9層、18層、21層、28層,住宅地下2層,停車庫地下1層,地下空間主要功能為停車庫及設備用房。項目于2010年5月開始施工,2013年4月后分批交付。
圖2 項目沿街實景照片 圖3 小區內部實景照片
項目分2期進行建設,其中一期為04地塊1~7號樓、11地塊1~7號樓,總用地面積9.4萬㎡,建筑面積約22.5萬㎡。2010年11月取得三星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北京地區第一個綠色建筑設計標識。二期為03地塊1~7號樓,10地塊1~9號樓,總用地面積6.0萬㎡ ,總建筑面積15.8萬㎡。 2011年11月取得三星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
本項目于2014年獲得三星級綠色建筑運行標識。
圖4 三星級綠色建筑運行標識
2綠色建筑技術應用
本項目針對北京地區特有的氣候特點,重視與自然環境協調和諧統一,通過綠色建筑系統技術的研究,優先選擇適宜、成熟、低成本技術,以較小的增量成本達到較好的節地節能節水節材效果,創造舒適的室內外環境。
2.1 節地與室外環境
小區內按規劃要求配建了幼兒園、衛生服務站、郵政所、菜市場、室內文體活動中心等公共設施。居住區東北側緊鄰地鐵站,距離小區不同出入口500米范圍內共有5個公交站,對外交通較為便利。
圖5 公建配套設施分布 圖6 周邊公交站點
通過進行風環境模擬,小區內1.5m 高度區域最大風速小于5m/s,冬季工況下住區內人員主要活動區域風速放大系數均小于2,除直接迎風面建筑外,建筑前后的風壓差不高于5Pa 的要求。夏季及過渡季節,住區內無明顯無風及渦旋區,住區內自然通風情況良好,有利于灰塵及污染區的消散。
圖7冬季工況下 1.5m高度小區內風速放大系數分布
本項目主要種植了香椿、合歡、杜仲、垂柳、國槐、紫葉李、榆葉梅、二月蘭等鄉土植物,喬木總計2708株,每100平方米喬木量3.71株。室外透水地面主要為綠地。大部分綠地為實土綠化,局部綠地為地下車庫頂板上覆土綠化,覆土深度大于1.5m。 室外透水面積比約57.46%。
圖8居住區內種植鄉土植物
2.2 節能與能源利用
本項目住宅建筑圍護結構熱工性能均達到北京市居住建筑節能65%的標準要求。工業化住宅采用預制夾芯保溫板做法,夾芯保溫層為50厚擠塑聚苯板;非工業化住宅采用100厚聚苯板外保溫。外窗選用6+12A+6中空玻璃斷熱鋁合金窗。構造設計上對陽臺、雨篷、女兒墻等易產生熱橋處均做了保溫處理。
圖9 建筑細部
住宅設計各主要功能房間外窗可開啟面積占所在房間地面面積的比值均在5%以上,自然通風效果良好。住宅朝向主要為南北向,均滿足大寒日2小時的日照標準。
圖10 建筑南立面
本項目采用地板輻射供暖系統,樓內采暖系統采用共用立管系統,設計樓棟熱計量裝置,按雙管系統設計。每戶在暖井內設置分戶熱計量表一套,并設鎖閉調節閥。
圖11 管井及其內部的熱計量表
本項目的電梯廳、樓梯間、走廊等公共場所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節能燈具,照明采用聲光控延時開關;疏散指示照明采用LED光源;地下車庫采用T8節能燈,直管式熒光燈均采用電子鎮流器,補償后功率因數大于0.9; 樓梯間與室外聯通,利用自然采光;部分住宅地下區域開設天井,直接利用自然采光。電梯、水泵、風機等設備均采用節能型產品及節能措施。
采用太陽集熱器集中布置于建筑屋頂、蓄熱水箱置于各戶衛生間的"集中集熱、分戶蓄熱和計量"形式。本項目總戶數為3493戶;采用太陽能熱水用戶1870戶;太陽能熱水用戶比例:53.5%
圖12 屋頂太陽能集熱板
2.3 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本工程采用分質供水方案,沖廁、綠化灌溉、道路清洗等采用市政中水,即城市再生水源。其余供水水源采用市政給水。
給水水源為市政給水,供水壓力為0.20MPa;給水系統分為低、中、高區。低區由市政給水直接供給(配套商業及住宅低區),中、高區由水泵房內變頻泵組供給。低區為四層及以下,中區為住宅五層至九層,高區從十層至十九層。每戶設水表一塊,水表均為IC卡水表,水表口徑均為DN15。節水器具使用率100%。
圖13各種管線、閥門及計量表具
綠化采用微噴灌的節水灌溉方式;本項目中采用綠地、鏤空面積大于40%的植草磚作為滲水鋪裝,保障雨水回滲地下,補充涵養地下水資源。
圖14 移動式噴灌
2.4 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本工程鋼筋大量采用高強度鋼筋,節省大量鋼材。其中,3#地塊采用HRB400級鋼筋占整個鋼筋用量的82%;10#地塊采用HRB400級鋼筋占整個鋼筋用量的99.41%。4#和11#地塊采用HRB400級鋼筋占整個鋼筋用量的81%;
本工程所采用的混凝土材料均為預拌混凝土,砂漿均為商品砂漿。與現場攪拌混凝土相比,預拌混凝土節省水泥約10%~15%,沙石約5%~7%。與現場攪拌砂漿相比,商品砂漿節約30~40%的砂漿量。
本工程11-4#、11-5#、11-6#和11~7#這四棟樓地上結構采用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體系。與傳統工藝建造住宅的相比,在品質方面也大為提升,避免了傳統工藝中常見而難以根治的滲漏、開裂、空鼓、房間尺寸偏差等質量通病。同時,提高工業化程度后,大量節省了能耗和物耗。與傳統建筑相比,能夠節省用水量19.34%,節省電量2.9%;減少大量現場垃圾量,如廢鋼筋40.63%,廢木料52.31%,廢磚塊55.32%。
圖15 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體系施工過程
3.5 室內環境質量
本項目每套住宅均有1個及以上的居住空間滿足日照標準要求。房間采光良好,主要窗地面積比均高于1/7,符合《建筑采光設計標準》GB50033的規定。居住空間通風開口面積與房間地面面積比均大于5%。
圖16 室內采光效果
住宅樓板采用浮筑樓板與地板采暖相結合的做法,外窗采用隔聲量≥30dB的中空斷熱鋁合金窗等隔聲措施,滿足《綠色建筑評價標準》4.5.3項允許噪聲級和隔聲量的各項要求。
住宅樓棟的間距最小為44.37米,居住空間有良好視野并能避免視線干擾。
圖17足夠的樓間距,保證良好視野
本項目室內采暖系統:衛生間采用散熱器,散熱器供水支管需安裝高阻恒溫閥;其余采用低溫熱水地板輻射供暖系統,設置溫度自動調控裝置,起居室設置溫度傳感點,與集配器供水主管上電動閥連鎖。
圖18戶內分集水器及溫控面板
3.6 運營管理
本項目制定了較為完備的物業管理制度,包括節能、節水、垃圾分類回收:對垃圾實行100%的分類回收。
圖19垃圾分類小屋及內景
智能化設計包含下列部分:
安全防范:住宅報警、訪客對講、周界防范報警系統、電子巡更系統、閉路電視監控系統。管理與設備監控:車輛出入與停車管理、緊急廣播與背景音樂、公共設備監控(包括:a.給排水設備故障報警;蓄水池(含消防水池)、污水池的超高水位報警;飲用蓄水池過濾、殺菌設備的故障報警。b.電梯故障報警、求救信號指示或語音對講)。
信息網絡:寬帶接入網、有線電視網、電話網。每種網絡各自成系統。
圖20 中控室
3 項目實施綠色建筑技術所取得的經濟、社會效益
本項目通過對規劃布局、自然通風、自然采光等被動技術,以及照明節能、結構節材、可再生能源建筑一體化等符合北京地區氣候特點的各項綠色建筑適宜技術進行了系統的研究與實踐應用,不僅在技術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市場需求和應用前景等方面具有很強的適應性,而且具有廣泛的推廣價值。
主要的社會效益體現在:
1、創造良好的室外環境。
本項目通過風環境模擬、聲環境分析、日照分析,創造良好的室外環境。
在景觀設計中采用喬灌草結合的復層綠化方式,對于降低小區整體熱島起到很好的作用。室外透水地面主要為綠地,室外透水面積比約57.46%,對增加雨水入滲,可緩解瞬時雨水對市政雨水管網的壓力,對于大氣水環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2、創造良好的室內環境。
住宅外窗采用內平開形式,居住空間外窗的可開啟面積比例均大于5%,衛生間設置無動力風帽,促進衛生間污濁空氣的排出,并有利于房間通過外窗進風、通過衛生間風道排風,組織有效自然通風,有效提升室內環境空氣質量;采暖系統末端采用低溫熱水型地板輻射采暖,分室自動溫控,有效提高室內環境舒適度。
3、總體有利于可持續發展。
項目在節地、節能、節水、節材、室內環境方面均采取了有效地措施,有利于創造可持續發展的居住環境。
主要的經濟效益體現在:
通過初步測算,本項目通過加強外圍護結構提高節能率,采用太陽能熱水系統、采用高強鋼、采用建筑工業化技術等措施,每年約節電252萬度(相對于節能65%),節水約151953 噸。電價按照1元/度,水價按照4元/噸計算,每年節省約312.7812萬元。
4 建設單位的運行管理經驗及建議等
萬科成立于1984年5月,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專業住宅開發企業,也是中國首家銷售額突破五百億的住宅開發企業。萬科堅持“讓建筑贊美生命”的企業核心理念,積極改善人居環境,積極倡導綠色環保,持續領跑行業。產品定位為主流住宅,并在國內31個城市進行區域布局,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廣州是集團五大核心城市。 2010萬科成為中國首家年累計銷售金額突破千億上市房企,2010年北京萬科也以住宅銷售額104.6億的成績,成為北京住宅市場銷售冠軍。北京萬科企業有限公司(簡稱“北京萬科”)成立于1987年,是萬科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5億元,現有員工280人。迄今為止,北京萬科從事房地產開發已有13年的歷史,累計開發面積超過300萬平米。在北京成功打造了像:萬科紅、萬科藍山、萬科紫臺,萬科星園,萬科東第、萬科公園5號等住宅項目。萬科連續四年入選“中國最受尊重企業”。萬科1988年進入房地產行業,1993年將大眾住宅開發確定為公司核心業務。至2009年末,業務覆蓋到以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三大城市經濟圈為重點的40個城市。2009年在《歐洲貨幣》評選的“全球最佳房地產開發企業”榜單中,萬科獲得全球住宅類開發企業第一名。
萬科1991年成為深圳證券交易所第二家上市公司,持續增長的業績以及規范透明的公司治理結構,使公司贏得了投資者的廣泛認可。公司在發展過程中先后入選《福布斯》“全球200家最佳中小企業”、“亞洲最佳小企業200強”、“亞洲最優50大上市公司”排行榜;多次獲得《投資者關系》等國際權威媒體評出的最佳公司治理、最佳投資者關系等獎項。
從1999年開始,萬科一直致力于住宅產業化推進。住宅產業化就是以提升產品品質性能、提升生產效能、提升客戶價值為目標,通過研究客戶需求、設計標準化、產品定型、進而工廠化預制、現場裝配的住宅生產方式,并且北京萬科住宅產業化實踐得到了北京市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