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北京市豐臺區長辛店北部居住區一期(南區)居住項目項目位于北京市豐臺區長辛店鎮張郭莊村地區,杜家坎環島西北方約3km處,其規劃功能以居住與配套服務設施為主,力求建設高品質、生態化居住區;項目東側為梅市口路、南側為郭莊路、北側以蘆井路相鄰。北京市豐臺區長辛店北部居住區一期(南區)居住項目B12棟住宅樓53地塊已于2013年1月獲得,2016年4月國家綠色建筑三星級運行標識申報范圍為6棟高層住宅樓。
2 工程概況
北京市豐臺區長辛店北部居住區一期(南區)居住項目B用地面積為30421.2m,申報綠建運行標識的83441.23m2,其中地上9811.49m2高層住宅樓的單體效果圖如圖1~圖53地塊于2011年12月投入運營。

圖1 B53地塊鳥瞰圖

圖2 B53地塊高層建筑效果圖
3 綠色建筑特征
大于等于大于等于大于等于大于等于大于等于大于等于項目現用地為已平整好的空地,所在區域無重點保護文物古跡和珍貴動植物、風景名勝等環境敏感保護目標;且項目選址無洪災、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脅,場地土壤氡檢測結果達標,安全范圍內無電磁輻射危害及火、爆、有毒物質等危險源。,;項目室外透水地面面積比高達66.08%,并且結合透水磚、透水混凝土的鋪裝,增加雨水就地入滲。

圖4 透水鋪裝
項目前期對建筑總平面布局進行優化設計;住區日照滿足國家標準的要求;聲環境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對2類區域的標準要求、配套齊全。距離主要出入口步行距離500米以內有(張郭莊站),共有:地鐵14號線、574路、830路、565路。同時,社區配套建有衛生服務站、文體活動站、商業服務、社區服務中心、社區居民委員會和幼兒園等,滿足居民對日常公共服務設施的需求。

為節約用地,項目充分利用地下空間及人防等,地下建筑面積為,地下建筑面積與建筑占地面積之比為532.90%。
在場地規劃之初,場地內有一棵大約八十年樹齡的大槐樹,為了保留這棵古樹,建設方劃定了保護范圍,以確保建筑布局為槐樹的生長留出足夠的空間。在施工過程中還在周邊樹立了圍擋,以避免無意間的傷害。項目建成至今,這棵槐樹依舊茁壯成長。


根據長辛店生態城的生態指標的要求,住區內住宅樓圍護結構在現行國家及地方節能標準的基礎上至少節能21%,即圍護結構節能率需≥72.35%。其中,外墻采用120m厚巖棉板;屋頂采用180mm厚憎水保溫砂漿;南向所有外窗設置與建筑一體化設計的固定遮陽板。
本項目由設置于地下車庫內的冷熱源機房集中提供采暖空調冷熱源,夏季采用1臺螺桿式地源熱泵機組(制冷量7,COP為6.73)聯合2臺螺桿式水冷冷水機組(單臺制冷量894kW)聯合2臺燃氣鍋爐復合供熱。

圖10 冷水機組
層挑空的房間除采用頂板輻射供暖、供冷系統外,地面墊層內另敷設地板輻射供暖、供冷系統管道。同時,本項目采用地板送風系統,由18臺轉輪式全熱熱回收機組向室內提供新風,該機組具有供冷、供熱、加濕和除濕功能,新風承擔室內全部潛熱及濕負荷;客廳、餐廳和臥室通過墊層內風管獲得新鮮空氣,房間之間回風通過門上方正中位置安裝的透風槽(該透風槽只能過風,不傳遞聲音),最后通過衛生間吊頂回風口經熱回收新風機組熱交換后排至室外。

圖12 房間透風槽

聲控、紅外線感應的照明節能控制方式;采用電子鎮流器或節能型高功率因數電感鎮流器;圖14 節能燈具
圖15 集中集熱-分戶儲熱太陽能熱水系統
通過eQUEST能耗模擬軟件,對項目建筑全年采暖空調系統能耗進行模擬,模擬結果顯示本項目全年空調采暖能耗占北京市節能標準規定值(節能標準執行《北京市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J11-602-2006)的要求)的78.4%,低于80%。
3.3 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分別引入兩根DN200的市政給水管在建筑紅線內成環狀布置;同時由河西污水處理廠引入市政中水水源,用于住區內的入戶沖廁、景觀水體、綠化澆灑和場地沖洗,但因為市政中水水源未到位,為保證用水需求物業部門暫時將中水管網轉換到了市政給水供應,待市政中水水源達到后再切換到市政中水使用本項目生活給水和中水系統的豎向分區一致:低區(1F~3F)用水由市政管網直供;高區(4F~頂層)用水由地下的給水泵房提供。為節約用水,在4F~11F各層的給水支管處設減壓閥,閥后壓力為0.2MPa。
為保證中水用水安全,中水管網和自來水管網涂刷不同顏色予以區分,避免錯用;公共管井的中水管道掛警示標牌,以免誤用;工程驗收時逐段進行檢查、防止誤接;景觀水池旁設警示牌;地下車庫中水取水口處設帶鎖龍頭。
圖17 節水器具
綠化灌溉采用微噴灌的節水灌溉方式。

本項目建筑造型簡約,未采用裝飾性構件,且女兒墻高度未超過規范要求的2倍。
建筑材料本地化控制在于減少材料運輸過程的資源,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本項目主要采用北京、河北等的建筑材料,施工現場500km 以內生產的建筑材料使用重量占建筑材料總6.33%。
施工過程中全部采用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減低對環境的污染。項目鋼筋混凝土主體結構中HRB400B53地塊6棟高層住宅樓為精裝修交房,裝修采用的石膏全部是以廢棄物為原料的脫硫石膏。
3.5 室內環境質量
兩幢住宅樓居住空間的水平視線最小距離為15m;每套住宅均至少有1個居住空間滿足日照標準的要求,且有4個及以上居住空間的住宅,至少有3個居住空間滿足日照標準的要求;有2個及2個以上衛生間的住宅,至少有1個衛生間是設有外窗。本項目室外噪聲源主要是交通噪聲;通過平面布局優化及圍護結構做法,經計算及現場檢測,各住宅樓臥室、起居室的允許噪聲級及構件的空氣聲計權隔聲量均能滿足綠建的要求;且住宅樓采用頂棚輻射采暖供冷系統,可大大的降低樓板撞擊聲;衛生間同層排水技術,可隔絕樓層間噪聲。

住戶節約資源的意識,達到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目的。項目在的密閉垃圾桶,并向小區住戶宣傳生活垃圾袋裝化、分類投放垃圾等。
,植物生長狀態良好;同時對住區防疫消毒工作及農藥使用進行了規定,采用無公害病蟲害防治技術,規范殺蟲劑、除草劑、化肥、農藥等化學藥品的使用,有效避免對土壤和地下水環境的損害。
小結
本項目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貫穿于規劃設計、建筑設計、建材選擇、施工、物業管理過程,營造出人與自然、資源與環境、人與室內環境的和諧發展。針對本項目所處位置、資源情況等特點,采用和冷熱源機組、、市政中水利用、、可調外遮陽設施、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功能材料、可生物降解垃圾處理房等大量的綠色生態技術。通過該項目經驗成果的擴散,以及項目的公開展示和宣傳作用,展示了北京萬年基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綠色理念和成果,為綠色<span yes";="" mso-font-kerning:="" 1.0000pt;=""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ascii-font-family:="" mso-hansi-font-family:="" roman""=""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line-height: 24px;">住宅的綠色運營和管理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同時也讓人們更形象、更深刻的認識到綠色建筑能帶來的舒適性的提高,從而引導建筑設計向良性、環保、可持續方向發展;推進國家建筑業的技術革新,為綠色建筑技術的推廣起到積極的作用,對促進綠色建筑技術的健康發展起到重要的技術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