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浦項中心(圖1.1)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大望京科技商務園區。建設用地面積約為2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6.21萬平方米,地上3層高的裙房將A樓(33層)和B樓(25層)兩棟超高層寫字樓連接在一起。裙房有為寫字樓提供服務的大堂、多功能廳、會議、辦公配套用房、銀行、餐飲和打印等空間;A、B樓4層以上均為辦公空間。本工程地下共有4層,地下1層是商店、餐飲、自行車庫和設備機房,地下2層~4層功能為汽車庫、自行車庫和設備機房(地下4層戰時為六級人員掩蔽所和物資庫)。項目于2011年12月工程立項,2014年08月竣工完成,2015年01月正式投入運營,于2014年11月獲得綠色建筑三星級設計標識(見圖1.2),于2019年4月獲得綠色建筑二星級運行標識。

圖1.1 北京浦項中心實景圖

圖1.2 北京浦項中心綠色建筑三星級設計標識證書
2 綠色建筑技術措施
2.1節地與室外環境
(1)便捷的交通與停車場所
項目選址和出入口的設置充分考慮人員的出行方便。步行范圍內有1個公交站點(步行500米范圍內有宏泰東街公交站)、1個地鐵站(步行800米范圍內有地鐵15號線望京東站),公交線路主要有445路。項目有完善的停車管理制度,地下2層~4層設有機動車停車位698輛(含部分新能源充電車位,見圖2.1),自行車停車位2412輛(見圖2.2)。

圖2.1 充電車位實景圖

圖2.2 自行車停車庫實景圖
(2)便利的公共服務
項目裙房設有公共休閑區及圖書館(見圖2.3),供樓內員工免費使用,實現配套設施共同使用和資源共享。地下一層設有種類豐富的餐飲,并向社會公眾開放(見圖2.4)。

圖2.3 室內圖書館實景圖

圖2.4 地下一層餐廳實景圖
(3)喬灌草復層綠化、屋頂綠化
屋頂綠化位置在裙樓屋頂,包括中庭屋頂,屋頂綠化面積1959m²。屋頂綠化面積占屋頂可綠化面積比例59.18%。項目植物選擇具有葉形美觀、花期長、觀賞價值高、抗逆境能力強、耐寒性強等特點(圖2.5)。

圖2.5 綠化實景圖
2.2節能與能源利用
(1)節能優化
建筑各部分圍護結構均做了節能優化設計,建筑體型系數、窗墻面積比、圍護結構傳熱系數均小于規范限值,圍護結構節能性能綜合提升達15%以上。項目選用的供暖、空調設備性能均在《北京市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11 687—2009)相關條文要求的基礎上有所提升,運行過程中采用樓宇自控系統對所有暖通設備進行在線監控,優化運行策略。經統計,2017年1月~2017年12月全年能耗約為79kWh/㎡(折合電),低于《北京市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11 687—2015)中計算能耗(84.61kWh/㎡)。
(2)高效設備和系統
冷水機組的性能系數COP以及冷源系統綜合性能系數SCOP值均在《北京市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11 687—2009)的限值基礎上提高6%以上。冬季采暖采用真空燃氣熱水鍋爐提供熱水,熱效率達到91%。空調采暖系統的水系統和風系統均可變頻調節。空調冷熱水系統循環水泵的耗電輸冷(熱)比與《北京市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 11/687-2009規定值相比低20%以上。
(3)低谷電利用-冰蓄冷系統
項目采用部分負荷冰蓄冷系統,制冷主機和蓄冰設備采用主機上游的串聯連接方式。設計日峰值冷負荷為10986.8kW,設計日總冷量140543kWh,設計日蓄冷量8400kWh,用于蓄冷的電驅動蓄能設備提供的設計日的冷量達到27%。
冰蓄冷系統采用三臺2461kW(700RT)制冰/制冷雙工況水冷離心機組(見圖2.6),夏季夜間制冰,白天制冷。制冰工況乙二醇供回水溫度為-5.6/-2.1℃,冷卻水供回水溫度為30/35℃;制冷工況供回水溫度為32/37℃。

圖2.6 冰蓄冷系統雙工況冷機
(4)暖通空調能耗監測與管理系統
項目的中央集成管理系統采用基于TCP/IP協議的以太網和標準平臺構建綜合SI管理系統,通過網絡實現對樓內樓宇自控系統、電力自動控制系統、照明自動控制系統、門禁系統、冰蓄冷系統、空調自控系統、電梯系統、火災報警系統、會議及建筑信息發布系統的網上集中實時監測和控制(見圖2.7)。

圖2.7 冷源系統自控界面
(5)電氣系統節能
照明功率密度值達到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 50034中的目標值規定。設有智能照明控制系統(見圖2.8),設備機房、庫房、診室、辦公用房、衛生間及各種豎井等處的照明采用就地設置照明開關控制;大堂、多功能廳、餐廳、咖啡廳等照明要求較高的場所根據要求采用智能控制系統,且就地設置控制面板。

圖2.8 智能照明系統界面
項目電梯和自動扶梯采用節能電梯,電梯采用群控措施,扶梯采用變頻及根據感應器自動啟停控制措施。
2.3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1)高效節水器具
項目采用的節水水龍頭、坐便器、小便器均滿足2級節水效率用水量(見圖2.9)。采用節水高壓水槍沖洗地面,采用節水洗地機清洗車庫。

圖2.9 節水器具檢驗報告
(2)分級計量、按用途及管理單元設置水表(圖2.10)
表2.1 分付費管理單元用水計量
編號 | 付費管理單元 | 安裝位置 |
1 | B1-B4商業及車場 | 商業供水支管 |
2 | 1-3F商業 | 商業供水支管 |
3 | B塔5-29F 標準層 | 辦公供水支管 |
4 | A塔5-38F標準層補水 | 辦公供水支管 |

圖2.10 計量水表實景圖
(3)節水綠化灌溉
本項目綠地面積6008㎡,采用微噴灌的節水灌溉方式(見圖2.11),采用高效節水灌溉方式的綠化面積比例大于90%。

圖2.11 微噴灌實景圖
2.4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1)可再循環材料利用及高強度鋼
可再循環材料主要采用了玻璃幕墻、鋼材、石膏制品、鋁合金型材項目可再循環材料使用量39095噸,所有建筑材料總用量313166噸,可再循環材料使用比例為12.48%。
項目在混凝土結構中 400Mpa 及其以上鋼筋占比達到 100%,在鋼結構中 Q345 及以上高強度鋼材占比達到 99.7%。
(2)靈活隔斷及易維護措施
項目A、B樓4層以上均為開敞辦公空間,可變換功能的室內空間采用靈活隔斷的比例為86%。在塔樓屋面設置擦窗機作為外立面清洗設施(見圖2.12)。

圖2.12 擦窗機實景圖
2.5室內環境質量
(1)室內噪聲及自然采光
本項目室內噪聲級達到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 50118中的高標準要求(見圖2.13)。

圖2.13 主要功能房間噪聲檢測報告
項目室內采光良好,經過采光模擬計算可知,項目總體滿足采光設計要求的面積為62954㎡,滿足采光要求的比例達到了91.66%。
(2)末端獨立可調及空氣質量監控系統
本項目空調方式采用全空氣VAV系統, A塔及B塔地上4層及以上各辦公層均采用雙風機變風量全空氣系統,A、B 塔樓辦公每層設兩臺雙風機變風量機組。室內設置溫控調節面板,末端現場可獨立調節(見圖2.14)。
地下車庫平時開啟誘導風機通風,由誘導風機的電路控制器根據 CO監測濃度自行控制誘導風機的開啟。

圖2.14 VAV末端控制器
2.6施工管理
(1)揚塵控制
土方作業階段,采取灑水、覆蓋等措施,達到作業區目測揚塵高度小于1.0m,現場場區道路硬化處理,基坑周邊采取全部硬化處理,未利用的裸露地面采取地膜覆蓋或定期灑水潤濕,以降低揚塵。
(2)噪聲控制
結構施工階段混凝土泵、木加工棚采取封閉措施,以減少施工噪聲對環境的影響,混凝土運輸車進入現場后減速慢行,嚴禁鳴笛,現場等待的混凝土運輸車應熄火,以減少能源的浪費。
(3)機電系統的綜合調試
項目機電系統設備經調試合格(見圖2.15),符合設備技術標準要求。

圖2.15 設備調試記錄
2.7運營管理
(1)垃圾管理
本項目設有完善的垃圾管理制度。垃圾分類主要有以下幾類: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不可回收垃圾(見圖2.16)。不可回收的垃圾統一集中倒入指定的垃圾桶內,統一由垃圾清理公司安排運送到指定鎮垃圾填埋場。

圖2.16 生活垃圾分類
(2)建筑運行管理記錄應齊全
物業設有專業資料室,各主要設備運行記錄齊全,巡回檢查記錄齊全,事故分析及其處理記錄齊全,運行值班記錄齊全,維護保養記錄齊全,年度能耗統計表格和分析資料齊全,詳見物業信息管理系統界面(圖2.17)。

圖2.17 物業信息管理系統
(3)綠色教育宣傳
項目在運行過程中階段性開展綠色教育宣傳工作,讓綠色環保,綠色生活和工作的理念深入人心,如下圖為浦項中心綠色環保活動的現場照片(圖2.18)。物業通過信息化管理系統對保修故障進行在線處理。




圖2.18 綠色環保活動現場
3 總結
依據《北京市民用建筑能耗指標》(DB11/T1413-2017)中辦公建筑單位建筑面積能耗指標現行值要求,采暖、空調、照明和其他用能設備綜合能耗為20.1kgce/㎡·a,地下車庫能耗為5 kgce/㎡·a,地下設備用房能耗為13.2 kgce/㎡·a,結合項目實際建筑面積,計算得出項目全年能耗現行限值為6209.06噸標煤。項目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實際運行能耗為4610.35噸標煤,全年節約標煤1598.71噸,折算節約電耗444.09萬kWh,全年可節約電費為389.69萬元。
北京浦項中心項目采用低碳節能技術和高性能建筑設計,在規劃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世界一流企業的實際需求,打造收放自如的商務辦公空間。同時,大量采用冰蓄冷、VAV等節能系統,以及雨水收集、綠色建材、生態景觀等綠色高新技術,追求人文、建筑、環境的和諧統一,創造了舒適、友好的辦公環境。項目建成后具有廣泛的綜合社會效益:它不僅改變城市面貌,而且提供良好的科研辦公環境及商業環境,提供就業機會,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