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張掖網民樂訊 1月15日上午10時許,民樂縣南古鎮鎮楊坊村居住點的室外氣溫達到零下10攝氏度。
走進村民顧德喜的家里,只見窗明幾凈,臥室收拾得干凈利落。土炕上,兩位老人正在盤腿休息,炕沿邊電源開關上的溫度計顯示:40℃。
聽清了記者的來意,老人掀起褥子指著下面的水暖炕說道:“這就是‘水暖坑’,熱了把它調冷,冷了把它調熱,攢勁得很!而且身上那股炕煙味也沒有了,方便又干凈。”
鄉村冬早。65歲的何宏明說,每年10月過后,土炕便成為家家戶戶取暖的必需品。“以往冬季每天早晚要填兩次炕,就怕它熄火。填炕還是個技術活,燒得不夠火候,炕是中間熱兩頭涼;有時燒得過火了,燙得睡不著。現在睡覺前10分鐘打開電源設定好溫度,一覺睡到大天亮,而且還節能,一個月下來電費不到30元錢!”
南古鎮鎮長楊志彪表示,水暖炕極具推廣優勢,減少了用戶焚燒燃料取暖帶來的空氣污染。水暖炕智能溫控器即開即用,有溫度保護裝置,不僅不會對人體造成燒傷、燙傷、灼傷等傷害,而且能夠改善人體微循環系統,促進血液循環,對患有風濕病、老寒腿的中老年人有輔助治療作用。水暖炕還具有高效、節能、使用壽命長和溫度可控等特點,使用成本僅為普通燃煤爐的一半左右。
“改造面積在4平方米以內的,政府每戶補助1000元。農戶基本上不用再掏錢,就能享受到清潔供暖。”南古鎮包村干部王英說。
從煙熏火燎的土炕到干凈方便的水暖炕,從冒著濃煙的燃煤爐到零排放的蓄熱式儲能爐,南古鎮楊坊村支部書記展其廷表示,采暖方式的改變,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質量,同時有力地推動了“美麗鄉村”建設,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