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進行安裝
文/圖 齊魯晚報記者 孟杰
日前,濟寧高新區柳行街道冬季清潔取暖工程正在有序推進,繼去年4個村1243戶居民用上天然氣后,今冬,8個村的居民也將改變傳統的取暖方式,改為用電和天然氣。“按照柳行街道村居的位置情況,今年在王橋村、孫橋村、盧營村和許廠村實施‘電代煤’,皇橋村、郭廠村、王廠村和陳廠村將仍舊使用天然氣。”柳行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清潔取暖工程中,天然氣仍舊按照采暖期用氣一立方米一元的標準進行補貼,電費的補貼標準則為一度兩毛,采暖期間最高補貼1000元。
出水溫度達50度
保證供暖需求
10日上午,在濟寧高新區柳行街道盧營村的村委大院里,擺滿了等待安裝的空調外掛機。施工人員將五個外掛機搬到運輸車上,一路拉到了盧營村的平安街。
在平安街169號,劉菽平早就已經在門口等候。“就裝在這里吧。”在房屋的走廊里,劉淑平已經提前收拾出來了一塊空地。“提前都量好了,裝在這里不礙事。”在走廊的一個角落里,廢棄著一個已經生了銹的鐵爐子。
“以往冬季供暖全指著它了,今年裝上空調就用不上了。”等著來收“破爛兒”的,劉菽平打算把爐子當廢鐵給賣了。等劉菽平在“濟寧市主城區2018年氣代煤電代煤居民用戶計劃臺賬”上簽完字,再按上一個紅手印,工作人員便將空調外掛機抬進院子,開始進行安裝。
量尺寸、打上眼、上架子……不到10分鐘,施工人員就完成了一個空調外掛機的安裝。“等戶里買好空調內機,再通知我們過來,內外機一連上,調試好就能正常使用了。”柳行街道電代煤工程負責人黃福清介紹,空調的功率能達到2500到2600瓦,到時候最高出水溫度可以達到50度,可以保證60個平房左右的供暖需求,室內溫度可以達到十八九度。
“村里這幾年是眼見的環境慢慢變好。”盧營村村黨支書部書記盧慶堂介紹,盧營村前幾年用土暖取暖,前兩年換上了清潔煤,今年將全部改用空調取暖。
免費提供外掛機
采暖期最高補貼千元
根據清潔取暖工程的實施規劃和柳行街道村居的區域劃分情況,在完成去年4個村的“氣代煤”工程后,今年,柳行街道將繼續對皇橋村、郭廠村、王廠村和陳廠村進行“氣代煤”的改造,而對施工難度相對較大的王橋村、孫橋村、盧營村和許廠村的1435戶村民進行“電代煤”的改造。
按照去年高新區制定的氣代煤的補貼政策,供暖期內,一立方米的氣補貼一元,每戶每年最高補貼1000元。“別的村都是氣代煤,咱村用的是電,這能劃算嗎?”剛聽說村里要用電代替燃煤,作為頭一批“電代煤”的示范村,盧營村的很多村民都犯起了嘀咕。
“空調外掛機是免費的,后期的安裝、維護、調試都會提供免費上門服務。”在前期的動員活動上,盧慶堂將“電代煤”的好處和補貼政策都詳細列了出來。“除了免費服務,在供暖季,每度電都會補貼兩毛錢,一季最高補貼1000元。”另外,為了解決村民做飯的問題,凡是進行“電代煤”改造的村戶,還會免費贈送一套嶄新的煤氣灶臺并補貼300元錢的煤氣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