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擁有自有產權的屋頂以及相關的身份證明,就可以在屋頂上建設光伏電站,把閑置的屋頂資源利用起來創造多種效益,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隨著分布式光伏在2017年的爆發 以來,除政策偏愛的扶貧項目外,家庭光伏以及工商業屋頂光伏成為市場的三大寵兒,尤其是工商業項目,更是行業內公認的香餑餑。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工商業屋頂光伏。

本身便具有的良好優勢
多維度的成本優勢。2018年光伏政策的下調,迫使各大光伏企業進行技術升級等手段以達到控制生產成本、提高競爭力的目的,相關數據表明,今年的光伏建站成本有望降到5元每瓦(不包安裝)。
對比相對分散、規模小、定制化設計要求較高的家庭光伏電站來說,工商業項目的設計開發難度要小很多,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工商業項目的成本。加上工商業項目一般規模較大,有的甚至可達數兆瓦以上,這就讓工商業項目具備規模效應,形成了更多的成本控制以及議價空間。

特殊性決定的效益優勢。2017年分布式光伏新增19GW,其中主要的貢獻就是來自扶貧項目以及工商業項目,而工商業項目增速迅猛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光伏電站帶來的綜合效益。
一方面,工商業高昂的用電價格使得可自發自用的光伏電站能很大程度減輕企業的用電支出;另一方面,對于一些規模較大的工商業項目,在滿足自身用電需求的同時,通過余電上網的模式更能通過賣電給國家電網獲得售電收益;最后,每發一度電就補貼0.37元(2018年標準)的國家政策更是讓工商業光伏項目的度電綜合效益達1元以上!

兩大優勢的相互結合,便足以打動大部分聰明的老板安裝了,但是對于一些比較具有實力、不在乎這些小錢的企業來說,可能還需要下面的更有說服力的理由。
助力全球減排,價值大金錢
光伏發電之所以受到國家的大力扶持,很重要的原因是光伏電力屬于綠色清潔能源,發電過程既不會產生任何污染物,也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因此被看成是節能減排重要方式。隨著經濟與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人類對于環境保護的意識不斷加強,綠色低碳企業也自然而然的成為國際上備受歡迎的企業,在一些國際合作項目上也會被納入重要的考核指標。
工商業光伏能實現電力就近消納,節約社會資源。而對比目前仍處主導地位的火力發電來說,光伏電站每發一度電就相當于節約了0.4千克標準煤或0.379升柴油,同時減少污染排放0.272千克碳粉塵、0.997千克二氧化碳、0.03千克二氧化硫、0.015千克氮氧化物,節約4升凈水。而1kW的光伏電站在三類地區每天能發3度電,光伏發電的環保意義可見一斑!

國際認可,收入多樣化
你可能會說節能減排是長遠的事情,對當下的利益并不可現,因此你還在裝與不裝之間徘徊。但是你知道嗎?節能減排也能獲得收益,也就是我們接下來我們要講的CDM項目(碳排放交易)。
2010年,亞洲開發銀行作為亞太碳基金的托管人將購買上述5個光伏發電項目至2012年底產生的合計超過8萬噸二氧化碳減排量,預計項目減排量收益近700萬元,使得CDM項目收益將成為對國內光伏發電的有益補充。

CDM即發達國家為了完成《京都議書》內規定的碳排放量減少指標,向2020年前無減排義務的發展中國家購買減排量的碳排放交易。隨著環境保護全球意識的進一步加強,將會產生更多的減排空間,因此建設光伏電站的有實力的企業很有可能在未來的碳交易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工商業光伏項目的發展前景
說到工商業光伏的發展,相信對于將要裝光伏以及已經安裝光伏電站的企業來說一定是比較關注的事。那么工商業光伏打的發展會是怎么樣的一種進程呢?我認為主要有兩個方向:
一是儲能的發展與結合。儲能在2017年開始就被認為是未來光伏發展的大趨勢,而隨著電池等儲能設備的技術突破,未來一定會出現成本較低、容量可觀、性能穩定的儲能設備。但這些未來儲能設備開始推廣應用時,工業級的光伏儲能便會隨之而來,進一步解決光伏不能晚上發電用電的痛點。同時也會進一步促進智能化能源管理的發展腳步。

二是隔墻售電成為普遍可能。隨著光伏電力市場化運作的推行,不斷的有新的試點地區在嘗試隔墻售電的可行性。一方面是為了實現就近消納,減輕電網的遠程輸電壓力,節約社會資源;另一方面則可以進一步保證企業的發電收益,并進一步推進光伏的發展進程。
不管光伏發電是否實現平價上網,相信工商業光伏在收益、價值層面都有其存在科學性與必然性。起碼對于一個意圖長遠發展的企業來說,裝光伏電站在不虧本的情況下,在某種程度上也能助力企業的發展。所以,老板們,你心動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