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人妻av,我在野外截取一段视频,天堂网2018,少妇人妻呻呤

歡迎來到太陽能行業國際交流平臺!
掃碼關注我們
您所在的位置:
光伏產業高速增長 專家呼吁需警惕產能過熱
時間:2018-02-08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分享到

  近日從中國光伏行業協會舉行的光伏行業2017年發展回顧與2018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獲悉,2017年我國光伏發電市場規模快速擴大,新增裝機容量5306萬千瓦,同比增長53.6%,其中,光伏電站3362萬千瓦,同比增加11%;分布式光伏1944萬千瓦,同比增長3.7倍。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國光伏發電裝機達到1.3億千瓦,其中,光伏電站10059萬千瓦,分布式光伏2966萬千瓦。

  “2017年,我國光伏發電呈現爆發式增長,裝機容量大幅超過預期,一方面得益于光伏行業自身苦練內功,技術積累,降本增效,另一方面與國家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分不開。”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在會上表示,2018年光伏發電熱度不減,仍將保持一定的市場體量,預計在30-45吉瓦,分布式光伏熱度空前高漲,戶用和扶貧電站市場值得期待。同時,受上網電價調整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光伏產業各環節新增及技改產能將逐步釋放,需要警惕產能過熱等問題的發生。

  光伏產業高速增長  布局日趨優化

  受全球光伏市場繼續增長的影響和國家政策的驅動,2017年光伏發電市場保持高速增長,遠超業內預期。我國新增裝機容量連續5年位居世界第一;累計裝機容量連續3年位居全球首位。同時,我國光伏產業布局日趨優化。

  王勃華表示,一方面,全國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大增,遠超過去5年分布式光伏總裝機量,在新增裝機量中占比超過36%;另一方面,從新增裝機地區布局看,由西北地區向中東部地區轉移的趨勢明顯。

  “2017年光伏裝機區域分布逐漸平衡。”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劉建東也認為,2017年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呈現東升西降的趨勢,西北地區光伏新增裝機占比同比下降17個百分點,中東部地區成為我國光伏發電熱點地區。此外,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也主要集中在中東部地區。

  值得一提的是,光伏發電在我國電力結構中的比重進一步提高。劉建東表示,2017年全國光伏發電裝機達到1.3億千瓦,占全部發電設備容量的7.3%,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光伏發電量首次突破千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8.6%,在全部發電量中的比重由2016年的1.1%提高到1.8%。

  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華東地區新增裝機1467萬千瓦,同比增加1.7倍,占全國的27.7%。華中地區新增裝機為1064萬千瓦,同比增長70%,占全國的20%。西北地區新增裝機622萬千瓦,同比下降36%。分布式光伏發展繼續提速,浙江、山東、安徽三省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占全國的45.7%。2017年,全國光伏發電量118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8.6%。

  同時,棄光限電問題得到有效緩解。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棄光電量73億千瓦時,棄光率同比下降4.3個百分點,棄光主要集中在新疆和甘肅,其中,新疆(不含兵團)棄光電量28.2億千瓦時,棄光率22%,同比下降9.3個百分點;甘肅棄光電量18.5億千瓦時,棄光率20%,同比下降9.8個百分點。

  此外,我國光伏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鏈條不斷完善,推動產業成本的下降和技術的提高,如組件成本下降至0.3美元/瓦,高效單晶硅、多晶硅電池效率高達19.2%和21.3%。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多晶硅產量24.2萬噸,同比增長24.7%;硅片產量87吉瓦,同比增長34.3%;電池片產量68吉瓦,同比增長33.3%;組件產量76吉瓦,同比增長43.3%;逆變變器產62吉瓦,同比增長55.5%。產業鏈各環節生產規模全球占比均超過50%,繼續保持全球首位。

  需要警惕產能過熱

  總體而言,我國光伏市場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依然存在光伏產能分布失衡、產品結構單一、技術創新亟待加強、產品質量有待提高、棄光限電仍需改善等問題。特別需要警惕的是2018年產能集中釋放帶來產能過熱問題的發生。

  王勃華認為,產能過熱原因在于,受2018年上網電價調整等因素的影響,國內光伏項目會在2018年集中并網。同時,分布式光伏電價下調可能引發新一輪裝機潮以及戶用光伏、光伏扶貧等‘光伏+’項目的加速崛起。此外,從全球市場看,2017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102吉瓦,同比增長超過37%。而2017年我國新增裝機占到全球新增裝機的一半,成為全球光伏市場的主要推動力。

  “2018年光伏產業規模將會繼續擴大,也會導致產業發展過熱。”王勃華進一步表示,天合、晶科、晶澳等主要光伏企業普遍擴大產能;部分中小型光伏企業正加速IPO,募集資金繼續投資光伏產業;部分外圍企業也開始加速布局光伏產業制造。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相關負責人程晨璐則認為,光伏發電項目開發發展環境亟待改善,部分地區實行先建先得的政策,在促進光伏發電快速發展的同時,帶來了不容忽視的項目超規建設問題。同時,分布式光伏爆發式增長,對其定義、管理方式亟須進步明確。此外,領跑者基地建設、電網接入等問題進展緩慢。

  同時,棄光限電這一光伏行業發展長期頭疼的“老大難”問題仍舊存在。王勃華表示,雖然2017年棄光現象較2016年有所好轉,但部分地區尤其新疆、甘肅棄光限電問題依然嚴重,棄光率均超過20%。“這一情況未來有可能向華北或中部地區延伸。”

  更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光伏產業高速增長,財政補貼缺口可能進一步擴大。程晨璐表示,據財政部估算,截至2017年年底,光伏發電財政補貼缺口高達1000億元。

  光伏發電平價上網  電價示范基地將啟動

  針對目前光伏發電行業這些突出問題,程晨璐表示,國家能源局將健全光伏行業管理制度,合理把握光伏項目建設的進度和節奏。同時,進一步落實光伏發電環境監測評價機制,完善光伏發電規模管理機制,盡快制定光伏扶貧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管理方法,實現光伏發電的規范化、制度化管理。

  王勃華則認為,通過“領跑者”計劃,擴大先進產能規模,淘汰落后產能。同時,通過企業重組、產業升級等方式,加速落后產業退出。

  針對棄光限電和補貼缺口等問題,程晨璐還表示,國家能源局將繼續通過競爭性配置方式加快補貼退坡,建立競爭性項目配置制度,并將上網電價作為主要的競爭條件。他還透露,國家能源局將啟動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電價示范基地建設,進一步推動技術進步和非技術成本的降低,為平價上網做好示范帶頭作用。

  劉建東則認為,通過實施分布式電力市場化交易試點,降低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投資風險,創新商業模式,促進分布式光伏發電健康發展。同時,深入實施配額制和綠色證書制度,促進光伏發電消納和補貼拖欠減少,改善企業資金流。

  此外,為進一步規范我國光伏產業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我國光伏產業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吳勝武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重點做好包括發布《智能光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加強行業規范管理體制完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工作。同時,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光伏產業深度融合。

 
【稿件聲明】:
凡來源為IMSIA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的稿件,版權均歸IMSIA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

CopyRight 2018 太陽能行業國際交流平臺 版權所有 京ICP備1400749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