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
申報單位 |
北京首航艾啟威節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聯系人:陳晗13522982918,chh@sh-ihw.com |
主要能源 |
太陽能,電能。 |
|
技術路線 |
太陽能光熱+輔助熱源(電)+儲熱 |
|
用熱側情況 |
端頭村鎮東壘頭村某農戶家,建筑面積100平方米,農村非節能建筑(房齡20年),末端為暖氣片。 |
|
供熱側情況 |
單家農戶100㎡采暖,2018年3月建成。 |
|
適用范圍 |
適用于太陽能光熱條件較好地區,適用于分布式供暖和分散采暖。 |
|
案例簡介 |
本項目采用高效集熱專利模塊,改變傳統冷熱水工質混合現象,較大提高太陽能集熱器的得熱量,實現了熱量近100%的置換。將收集的熱水儲存在專利分層式結構儲水箱中,有效的將不同溫度的水分層儲存,降低熱損失。在太陽能儲熱量不足的前提下,以谷區低電價進行電輔助加熱蓄能,從而滿足農戶不低于18度的采暖需求,系統設置為全區和谷區兩種模式,滿足不同用電補貼政策。同時統一控制系統根據供暖季標準模式和經濟模式等設定進行全自動運行,操作簡單方便,實現一鍵啟停。實際采暖季中高于70%的熱量可由太陽能提供,每日可提供給農戶使用熱水200L(44度),為農戶節約大量電費并解決冬季洗澡問題,一個采暖季節的理論用電量約為4000度。該技術方案有效利用太陽能,實現農村清潔供暖的目標。在煤改電的過程中加入太陽能以減少采暖用電量,綠色環保并且為廣大農村老百姓節約采暖費用和提供生活用熱水。 |
|
主要技術指標 |
氣候條件 |
供暖設計室外溫度-7.0度、極端最低溫度-19.6度。 |
主要設備 |
高效集熱模塊,分層蓄熱儲罐,智能節電控制系統等。 |
|
設備參數 |
自動調節保證室內溫度在18度以上。進水溫度不低于55度,回水溫度不低于45度。 |
|
能效比 |
太陽能供暖比例約40% |
|
其它參數 |
無 |
|
主要經濟指標 |
建設費用 |
單位采暖面積260元/㎡(農村單戶) |
年能耗情況 |
一個采暖季(120天)理論用電量約4000度,折合標準煤12.81kg/㎡。 |
|
采暖季運行費用 |
一個采暖季的運行費用不高于1500元 |
|
實際運行效果 |
取暖效果 |
采暖7天、室內平均室溫不低于18度、設備穩定連續運行,電輔助加熱間歇運行。 |
環保效益 |
零排放,低耗電,清潔無污染。 |
案例簡述
主要設備和技術
本項目采用高效集熱專利模塊,改變傳統冷熱水工質混合現象,較大提高太陽能集熱器的得熱量,實現了熱量近100%的置換。將收集的熱水儲存在專利分層式結構儲水箱中,有效的將不同溫度的水分層儲存,降低熱損失。在太陽能儲熱量不足的前提下,以谷區低電價進行電輔助加熱蓄能,從而滿足農戶不低于18度的采暖需求,系統設置為全區和谷區兩種模式,滿足不同用電補貼政策。同時統一控制系統根據供暖季標準模式和經濟模式等設定進行全自動運行,操作簡單方便,實現一鍵啟停。實際采暖季中高于70%的熱量可由太陽能提供,每日可提供給農戶使用熱水200L(44度),為農戶節約大量電費并解決冬季洗澡問題,一個采暖季節的理論用電量約為4000度。該技術方案有效利用太陽能,實現農村清潔取暖的目標。在煤改電的過程中加入太陽能以減少采暖用電量,綠色環保并且為廣大農村老百姓節約采暖費用和提供生活用熱水。
該系統分為三個部分:1.集熱系統:屋頂太陽能高效集熱模塊。2.儲熱裝置:分層儲熱罐。3.電輔助加熱:電加熱器(可替換為電磁感應加熱)。設定屋內供暖溫度后,核心控制器根據各溫度測點的信號將讀數顯示在控制面板上,根據預先設定的控制邏輯對系統進行控制,優先使用太陽能集熱供暖,在滿足室內設定溫度的同時對儲熱罐進行蓄熱,當儲熱罐滿時停止。當集熱模塊與儲熱罐達到設定溫差時對儲熱罐注入熱水升溫,反之解耦運行。當無太陽能利用時以蓄熱供暖,在儲罐溫度消耗到45度以下時,啟動電加熱輔助裝置將水溫提高到55度后停止,確保供暖供水溫度不低于55度,回水溫度不低于45度。同時整個系統有六個測溫點,并預先設定好不同運行模式和管道防凍保護,確保整個系統冬天正常快速啟動,用戶無需多余操作。
設備生產(供應)商
北京首航艾啟威節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12家首批入駐雄安新區中關村產業園企業之一)目前在雄安注冊新的公司已獲雄安工商注冊預先核準,公司名稱為:首航雄安科技有限公司
運行管理
一鍵起停,全自動調節。農戶根據自己需要設定室內溫度,靈活方便。目前控制器有密碼鎖定,將加裝室內控制操作屏,手機APP正在完善中,將真正達到全自動,移動靈活。用戶可以在APP上保修,曬電費單,換取節能減排勛章及點數,參加綠色商城活動。
取暖效果和環保效果
用太陽能這種大自然的能源進行高效利用,以儲能及低谷電加熱輔助裝置,協同配合從而滿足農戶采暖需要,一家一戶,設備安裝簡單,運行方便,一鍵啟停,真正做到了智能控制。該技術方案有效利用太陽能,實現農村清潔取暖的目標。在煤改電的過程中加入太陽能以減少采暖用電量,綠色環保并且為廣大農村老百姓節約采暖費用和提供生活用熱水。在為期一周的試運行當中,室內平均溫度在19度以上,平時在20度-21度,滿足室內溫度18度的要求。其中在中度霧霾天氣下24小時運行共耗電量為24度,在連續完整雨雪天氣下運行24小時耗電約84度,運行一周共耗電約280度。
對于運行數據,有如下分析:其中前三天為設備調試期,為測試各個設備的情況及管道和水罐的蓄熱,室內溫度按照20度設定,用電量偏高,后期遇到雨雪天氣并沒有很好的發揮太陽能的全部功效。另外前期對試點房屋保暖考慮相對樂觀,該房屋為1996年建筑,目前已有20多年房齡,其中舉架高于3m,增大了供暖空間和供熱量,設計的集熱面積及水罐及電輔熱針對此供熱量相對偏小,同時調試過程中管道防凍安全循環設定溫度較高(測試階段),增加耗熱量從而增加用電量。現場施工中前期調試有排氣設置,運行測試一周后將更換為排氣閥,提高保溫效果。本項目試運行結果基本達到用戶要求,優化后的配置會進一步節約用電量。此外,該設備的投入解決了農村每戶冬季靠燃煤取暖的問題,每個采暖季可為該農戶節約用煤3噸,減少二氧化碳排量約7.2噸,該農戶一個采暖季燒煤費用約為1800元,但并不能保證室內溫度18度以上,每天夜里還要起夜加煤,同時室內溫度波動較大。換上本設備后,室內溫度恒定,一鍵控制,清潔干凈,還地球一個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