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限煤,如何解決百姓“溫飽”?
為了有效控制、治理大氣污染,保住綠水青山,全國各地相繼出臺了限煤、限行、限產、限土等政策。其中對老百姓,尤其是生活在鄉鎮和農村或者偏遠地區的百姓來說,影響生活最大的是冬季的“限煤”。多地已經明確禁止冬季燃煤取暖,鼓勵煤改電、煤改氣等采暖方式,但有些偏遠地區,連交通都很不方便,近期內鋪燃氣管道,架高壓電線不太現實!另外用氣用電取暖費用較高,有的百姓也無力承擔。溫飽、溫飽,百姓冬季“溫”問題,也成為擺在各地父母官面前非常棘手的民生問題。
也正是因黃鳴董事長本人的鄉愁情節,一心念著城市外的老百姓冬天生活的各種不方便、不容易,皇明在幾年前就開始整合自己多年積累的研究成果,探索運用清潔能源系統方案來解決鄉鎮、農村及偏遠地區百姓冬季的采暖問題,目前,各項技術均已成熟,無論是太陽谷的太陽能采暖改造樣板(太改房)、延安的太陽能采暖改造試點(太暖窯),還是錫林郭勒的太陽能蒙古包(太蒙包)都能正常運行,達到令人驚艷的采暖效果。
兩冬不燒煤,窯內暖如春;不用電采暖,冷窯變暖窯!
由萬科C-Team倡導和出資,皇明研究設計制造和施工,為解決延安地區的采暖、生活熱水和清潔爐灶問題,做了兩個太陽采暖改造窯洞的樣板,成為當地“煤改太”的試點。
經過兩冬的考驗,在沒有任何常規熱源供暖的條件下,僅靠太陽能技術,在當地冬季室外-15℃的環境下,窯洞內溫度不低于16℃!
(兩戶窯洞2017年11—12月室內溫度檢測表)
這是如何做到的呢?其實并不難,皇明的解決方案是:太陽鍋爐采暖+溫屏門窗+墻體保溫!
為了達到冬季采暖效果,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保溫改造!而很多人都犯了一個本末倒置的錯誤,那就是只關注供暖而忽略了保溫!而多年的采暖改造驚艷告訴我們:九分保暖,一分供暖。只開源不節流,就像是同時開著進水和出水的蓄水池,要浪費成倍的水才能蓄滿。而門窗和墻體的能耗占建筑總能耗的70%左右,天冷穿棉襖,墻體保溫就是給建筑穿上厚厚的衣服,而密封優良的門窗就像是衣服上的扣子和拉鏈,把熱量盡量保住。所以,江南以及北方大部分地區只要進行保溫和門窗的改造后,采暖問題就能解決大半。
陽能采暖熱水系統是開源,冬季好用是我們考量太陽能質量的核心標準,通過輻射采暖墻為室內直接供暖,如果是在極冷的北方地區再配上最新的谷電蓄能爐,就完全可以解決冬季采暖難題了!
“煤改太”遠勝“煤改其它” !
目前,我國還有很多百姓冬季依然依靠煤爐、柴灶、火炕等傳統方式進行采暖,不僅污染環境,而且室內空氣很差。其實對既有建筑稍加科學改造,應用先進的太陽能技術,就可實現真正的冬暖夏涼、健康宜居的民居,解決“溫飽”難題。無論從經濟效益還是采暖效果上看,對于普通百姓而言“煤改太”遠勝“煤改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