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行業將向何處去?
一邊是零售市場的慘淡維持,一邊是扎扎實實的一場又一場“聯動促銷”且動輒三五千臺的出貨量;
一邊是部分媒體報道的“產業泥淖導致太陽能企業倒閉”,一邊是太陽雨登陸資本市場,不斷提升市場份額并順利搶占行業領軍者的寶座;
一邊是太陽能行業往何處去的彷徨和困惑,一邊是毫不猶豫,邁進大光熱新天地的太陽雨。
這家幾年前還默默無聞的企業,為何老是跟行業“對著干”?
在市場銷售上挫敗多年的老對手皇明并成功登陸資本市場之后,這個領軍企業,將帶領光熱行業走向何處?
越過雷池怒放大光熱
2013年12月24日的江蘇連云港。這是西方的圣誕節,這也是中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節——太陽雨的大光熱之夢,在這里綻放。
一貫地浪漫而雄闊,“以夢為馬、榮耀大光熱”,在承襲了去年“擁抱變化、共生共贏”的主題之外,2014年的太陽雨,更多地向外界放射出自己的激情和夢想。
回望過去的2013年,通過擠占同行的份額勉強止住零售的下滑態勢,通過向中高溫領域的進發,尋求新的增長空間,這一年,太陽雨一路走來,艱辛卻又斗志昂揚。
但問題在于,對太陽雨而言,在傳統的光熱行業里稱雄已經不能滿足日益龐大的經銷商隊伍的獲利需求和營銷團隊的進一步成長。更何況,躋身資本市場的背景,在給予其運用自如的資金的同時,更有著迫切的回報。
怎么辦?
大光熱戰略,正式在2014年的年會上,向外界揭幕。
在大會的第一天,也即12月23號,來自全國各地數千名經銷商被太陽雨展廳里琳瑯滿目的產品所震撼。這些產品,不僅有太陽雨的“老本行”產品太陽能熱水器和多能源復合熱水系統,更多的是跨界、跨行業的新家伙,包括煙灶、小家電、空氣源熱泵、凈水器、五金衛浴等等。
立足光熱基礎之上,打破邊界、通過橫向拓展的方式,向渠道輸出品牌和產品,這正是太陽雨大光熱的核心所指。
事實上,大光熱戰略,在2013年的6月份就被提了出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上,董事長徐新建公開描繪了大光熱前景,太陽雨謀劃的“大光熱”是一個產業融合和集群化的藍圖。首先要突破現有光熱產業的邊界,不僅有“從低溫到中高溫應用”的技術擴展路線和“熱水熱能熱電”的應用領域延展,更要有開放融合的產業化思維,如將太陽能、空氣能、節能生活電器等產業打通,橫向擴展。
此外,更要重新定義產品模式和商業模式,如打造多能源復合系統、成套產品(太陽能、空氣能與電、燃氣等能源形式結合),采用BOT等商業模式運作,從賣熱水器轉化為銷售熱水。同時,更要有全球化的市場定位,未來產業更大的發展空間基于國外市場的開拓與創新,借助海外技術、人才等資源推動。從而形成完整的萬億級“大光熱”產業發展升級方向。
在光熱行業退潮的背景下,這家經過十五年拼殺并獲得領軍地位的品牌、帶領著旗下兩萬多家經銷商,一頭向大海深處扎去。
先與后
在外界看來,太陽能行業是低水平、低技術含量的草根行業,或者太陽能就是光伏。即便是作為領軍品牌,且已登錄資本市場的太陽雨母公司日出東方(603366.SH),在動輒千億級體量的資本叢林中,也很難引人注目。
如果在光熱行業里進行縱向挺近,傳統單機銷售不斷下滑、企業數量急劇減少的光熱行業能夠承載得起這樣的未來嗎?向橫向維度上伸出觸角,意味著太陽雨要與既有行業里的成熟企業進行面對面競爭,太陽雨有這樣的底氣嗎?
但事實上,這樣僅停留在表象上的判斷并不能闡釋光熱行業近年來的發展以及作為領軍品牌的太陽雨、四季沐歌、皇明、力諾瑞特等對行業更高發展層級的探索和引領。
正如前文,作為太陽能利用兩大分支之一(另一分支為光伏)的太陽能光熱行業,不是太陽能熱水器這樣的低溫、初級產品形式可以囊括。太陽能光熱利用100攝氏度之內,是千億級市場規模的低溫應用,如果打破傳統太陽能熱水器應用的思維,把太陽能光熱轉換提升到100-250攝氏度中溫區間,將催生萬億級熱能市場,再提升至250度之上的高溫區間,引發的將是數萬億級熱發電市場。
要利潤、要增長,擺在太陽雨面前的有這樣一縱一橫的兩個路徑,孰先孰后?孰輕孰重?
很顯然,保持在光熱領域的深耕,是作為新能源板塊登陸資本市場的太陽雨理所當然的選擇。日出東方董事長徐新建強調:“升級轉型,一定是先升級、后轉型”。
太陽雨總裁陳榮華則在四千人大會上鮮明指出,“太陽雨的目標是,將來消費者提起太陽能熱水器的時候,第一聯想到的品牌是太陽雨”。這表明太陽雨要橫向跨出擴張步伐的同時,一定要首先保證光熱行業第一地位的基礎之上,再向相關領域拓展。
現場參會的一名工程經銷商表示,“太陽雨的戰略步驟很好理解,形象地說來就先深深扎根,之后再開枝散葉,這是太陽雨的品牌基因決定的”。
作為伴隨太陽雨成長的經銷商,這位工程商動情地說,“太陽雨是靠熱水器獲得了知名度,靠在光熱行業的優異表現躋身資本市場,所以,這個根不僅不能丟,反而要狠狠地扎向深處”。
小贏與大贏
事實上,在太陽雨的戰略版圖里,每一個觸角所向都有內在的邏輯可循——“享受陽光、空氣、水,是每個幸福家庭的健康追求,陽光生活不僅有太陽能熱水器,更有空氣能、五金衛浴、節能廚電、凈水器、燃氣壁掛爐等等”,“陽光生活之家”,成為太陽雨創新開創大光熱產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問題隨之而來,琳瑯滿目的跨界產品,整合在太陽雨的一個大平臺上,對之前業務單一的太陽雨來說,該是多大的挑戰?
作為太陽雨集團總裁的陳榮華顯然也為此周密謀劃了好久。
“小步快跑、局部試點、積小贏為大贏”成為太陽雨“越過雷池”的戰術綱領。
小步快跑,意味著不會全線上馬,但要追求速度;局部試點意味著要對全國各地區周密調研,新產品投放在哪里容易出業績出經驗要有打算,等局部試點成功之后,再向外圍推廣,用接連不斷的小勝利,來換取大局面的波瀾壯闊,這正是陳榮華的如意算盤。
“小步快跑,積小贏為大贏,不代表太陽雨畏首畏尾”,一位現場參會的行業觀察人士表示,“相反,從太陽雨此番推進大光熱戰略的路徑來看,以全球化思維整合資源、從產業鏈高度整合產品,思路比之前更廣闊”。
該分析人士指出,當企業的品牌力和渠道控制力到達一定程度之后,產業邊界,尤其是相關產業邊界將變得模糊。對擁有近兩萬家銷售網點的太陽雨而言,向經銷商輸出品牌和管理,這是必然,同時,也是經銷商自身發展壯大的需要。
太陽雨總裁陳榮華也公開表示,“過去,我們對企業發展的邏輯概念是企業生產產品,產品衍生品牌、品牌衍生品類、品類主導未來,而在大數據、互聯網經濟的大時代下,這一邏輯已經遠遠不能指引當代企業的發展。未來的發展邏輯應該是,品類支撐品牌、品牌支撐產品、產品支撐市場、市場支撐企業”。
“所以,未來太陽雨的發展,品類將取代生產,成為最為厚重的品牌根基。而品牌是消費者對我們所有認識產品的集中,所以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堅持品牌發展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和體驗”。陳榮華說,“我們有信心在更好的時代,激蕩十年”。
值得一提的是,從資本市場上來看,截至本文發稿,日出東方(603366.SH)的股價報收14.07元/股。同時,根據上市公司公告,今年前三季度日出東方實現營業收入為23.6億元,同比下滑3.18%;實現凈利潤為2.69億元,同比下滑11.57%。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也是在蓄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太陽雨工作人員表示,“拳頭往回收,往往是為了更為有力地打出去,現在是時候了”。
請掃描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