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深霾:再次凸顯“生態赤字”與“吉登斯悖論”困局
隨后,北京時間12月13日,有媒體對外公布了美國宇航局(NASA)土地衛星近期捕捉到了一張圖片,圖片顯示,中國東部沿海被霧霾所籠罩,污染物可以從白色和灰色條紋中清晰辨別。這張圖片拍攝于12月7日。
在12月的這段深霾期,很多城市的道路被迫封閉,學校被迫停課,航班大面積被取消或延誤,霧霾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已到了令人震驚的地步。“這段時間,我的一個在北京生活工作的朋友來連云港(601008,股吧)出差,他給我描述了自己的一種感受,讓我非常震驚:這段時間住在高層上的他,每天早晨醒來總是看不到窗外的東西,樓與樓,對面根本看不清任何東西,人就像生活在孤島上。”太陽雨總裁陳榮華說。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速度”積累的“生態赤字”已成阻礙當前經濟可持續發展最為顯著的問題,即使我們深知這種“中國速度”以及個人行為所包含的破壞力,但“吉登斯悖論”并非像我想象的那么容易破除。
2009年英國著名社會學家、政治學家吉登斯在其《氣候變化的政治》一書中提出的:全球變暖帶來的危險,盡管看起來很可怕,但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它們不是有形的、可見的,因此許多人會袖手旁觀,不會對它們有任何實際的舉動。通俗地講,大家都知道環境被破壞不好,可是誰也不愿改變自己破壞環境的行動。這種現象被《氣候變化的政治》稱之為“吉登斯悖論”。悲哀的是,今天的我們正被這種悖論包圍著。
太陽雨總裁陳榮華:“因此,在今天,我們要學會的是如何面對,并解決這一現實的困境。就像阿瑪蒂亞·森所說的一樣:天國不在地上。行動意味著一切,去努力,去改變,而不是停留在烏有之鄉。用經驗主義,而不是超驗主義,去感受生活,去發現世界的真相。生命是一場漸進的過程,不是一個停滯的、終極的美好秩序,人,永遠在路上,一個時代,一個國家,一個漸漸展開的社會,也是如此。太陽能光熱,是太陽雨,也是我自己在這一過程中堅守的底氣。”
新能源將引發第四次產業革命
在2013歐亞經濟論壇科技分會上,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中心名譽主席、院士成思危發表題為"新能源與綠色經濟"主旨演講。他認為,創新是發展新能源的重要的保證,新能源將引領第四次產業革命。
“我非常認同成思危院士的判斷,繼機械化革命、電氣化革命之后,今天的阿里巴巴和騰訊、蘇寧等不同形態的商業巨頭,已充分昭示信息化革命高潮將至,接下來的第四次產業革命,將是新能源引領的能源革命。”太陽雨總裁陳榮華說,“人類對化石能源,對天然氣、石油、煤炭的過分依賴,已經對人類未來的生存和發展造成了直接的威脅。”
成思危指出,當前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居世界第一位,節能減排對中國非常重要。中國在新能源方面的投資額占到世界第一位或者第二位,可能將達到5萬億人民幣。
專家表示,加大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產能過剩等指標的考核權重,這有利于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真正從口頭表態落實為具體行動。今年6月至11月底,深圳、上海、北京三城市碳交易市場陸續上線交易,率先啟動碳排放交易探討市場機制節能減排,這意味著,中國運用市場化手段"降污治霾"的時代已全面開啟。
11月18日,2014央視黃金資源招標會期間,太陽雨總裁陳榮華在接受央視《新聞聯播》專訪時談到:“《決定》里面把生態文明作為五位一體(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們對新能源行業未來的發展也充滿了信心,相信我們企業在新的政策的引領下,在不停的利好措施的出臺下,會越走越好。”
太陽能光熱:一個被誤讀的行業
作為中國新能源領域最具代表性和潛力的產業,但目前市場層面,消費者對太陽能光熱行業的認識還不清晰,一提到太陽能,社會公眾首先自然聯想到的是“太陽能熱水器”和“太陽能光伏”,前者因為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成為生活必需品進而廣為人知;后者則因為政府的高調扶持而備受關注。實際上公眾熟知的太陽能熱水器屬于太陽能光熱領域,目前已經達到了千億級市場,但這僅僅是整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的冰山一角。
太陽雨總裁陳榮華強調:“除了太陽能熱水器及熱水系統之外,太陽能光熱在中溫領域可以提供熱能,在高溫領域還可以應用于熱發電,因此一個真實的太陽能光熱行業一直停留于公眾視野之外,并不為外人所知。作為太陽能光熱行業的龍頭企業,太陽雨長期致力于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工程系統、太陽能采暖系統以及太陽能制冷空調系統等太陽能熱利用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這個行業的方向,通過太陽雨的上市,一個真實的、全面的太陽能光熱行業正式進入公眾視野。”
太陽能光熱行業無論是市場空間,還是未來發展趨勢,都優于其它新能源行業。這個行業到底有多大,可以用龐大、無限大這樣的形容詞來描述。在太陽能熱利用行業權威研究機構太陽界藍德智庫的最新報告里顯示:目前,100℃以下為低溫應用領域,太陽能提供的熱水廣泛應用于家庭、賓館、學校、飯店、養殖、食品、農業等民用或商用領域的,擁有千億級市場規模;100℃-250℃為中溫領域,太陽能提供的熱能,主要廣泛應用于采暖、空調、紡織、印染、造紙、橡膠、海水淡化等不同應用領域,市場規模達萬億級;而以250℃以上熱發電為主的高溫應用市場,將達數萬億級規模,堪稱巨無霸市場。
2013年,作為太陽能光熱全球市場的領跑者,太陽雨正式提出并闡述“大光熱”發展戰略。陳榮華指出:太陽雨的大光熱,是指基于綠色“陽光”的健康生活理念,拓展陽光技術與應用領域;打造陽光生活之家;創新陽光熱水、熱能、熱電商業模式;推進陽光事業全球布局,最終實現太陽雨“讓陽光改變生活,用綠色還原世界”的企業使命。
在這一過程中,太陽雨將堅持陽光技術與應有領域升級:從低溫到中溫、到高溫,技術逐步遞進;從熱水到熱能、熱電,應用領域穩步拓寬,構建民用、商用、工農業用等九大商業象限,劍指萬億級市場容量所包含的陽光財富。
“打造陽光生活之家,創新定義光熱產業。潔凈的陽光、空氣、水、食品,成為每個幸福家庭的健康追求,陽光生活不僅有太陽能熱水,更結合空氣能、衛浴五金、節能廚電、凈水器、燃氣壁掛爐等,太陽雨一站式打造包含健康廚房、整體衛浴間、節能客廳在內的陽光生活之家,實現舒適、綠色節能的高品質生活。”太陽雨總裁陳榮華描述。
創新陽光熱水、熱能、熱電商業模式。太陽雨將逐步完善個性化、系統化、復合化兼具的產品和商業模式,如多能源復合系統、成套產品、BOT模式等,起航藍海,角逐熱水熱能熱電工程時代。
2013年,太陽雨已順利完成對全球平板第2品牌鵬桑普的收購,強化研發、市場、技術深度全球化,深化布局海外市場。
陳榮華:創造全球太陽能產業的“中國速度”
中國太陽能光熱產業是我國少有的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民族產業,官方數據顯示,我國太陽能集熱器的保有量占世界76%以上,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熱利用制造和使用大國,而2013年的太陽雨集團,已成為全球銷量遙遙領先的太陽能光熱第一股。
時間倒回2007年2月24日,陳榮華從外企離開投身太陽能光熱行業,剛到太陽雨,陳榮華著手構建他的三張網,即天網、地網、人網。這三網的編織,成為打開中國三四線市場的一把利刃,乃至之后,撬動中國廣闊的城鎮化藍海的有力杠桿。
首步構建地網,堅守“二級渠道架構”,“太陽能只有二級”,即縣城-鄉鎮(集市),傳統的省級代理、地級市到縣級市模式,被他顛覆性創新。扁平化縮短了渠道長度,增強了渠道利潤和活力,太陽雨得以深入了中國縣城、鄉鎮、農村市場,成功對接“地氣”。同時,在突圍中國三四線市場上,開創出“城鄉聯動”“1+4金網絡”“拉網行動”等創造性渠道下沉和銷售模式,成功深耕中國三四級市場,深度編織渠道網絡,太陽雨成為始于2008年的太陽能熱水器家電下鄉的最大贏家。截至今日,太陽雨集團已擁有近1700家一級經銷商,20000家分銷商組成的龐大渠道網絡,
深度編織渠道網的同時,他著手“帶隊伍”,規范了太陽雨營銷組織體系,推進“人網”戰術。歷經數年,一手打造了業內首支敢打硬戰,能打勝戰的營銷鐵軍。并以“軍事化營銷學院”的管理模式,不斷提升戰斗力與執行力,帶出了1300多名營銷將士,部署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成為“二級渠道”下沉強有力的一支生力軍。
品牌的發展,需要占領制高點的空軍,即“天網”,堅守“品牌就是折騰”“異業聯盟”的理念,太陽雨秉持“一年一大事”品牌整合發展策略,先后推出“保熱墻”技術標準、“08殘奧助威團”、“世博會生命陽光館”、“中國環保事業合作伙伴”等一系列具體舉措,通過聚勢整合多方資源,先后連續六年中標央視黃金資源;與聯想集團、長安集團、中國平安(601318,股吧)攜手助推家電下鄉;與合生創展集團等工程合作伙伴共同發力工程市場;攜手央視、光明日報尋找最美鄉村教師,持續夯實太陽雨品牌基力,聚起跨行合作大勢。
自2007年初開始,陳榮華在接手具體操盤太陽雨品牌的六年來,帶領太陽雨集團連續多年保持高速增長(據工信部直屬中國市場情報中心市場CMIC調研數據,2009年至2013年第一季度,太陽雨太陽能熱水器及熱水系統市場占有率、銷售額、銷量連續五年保持第一;據海關數據統計,從05年起,太陽雨熱水器及熱水系統產品出口位居行業第一,并連續8年穩居第一,全球銷量遙遙領先),將太陽雨帶上全球太陽能熱利用領軍品牌的全新位置,創造了全球太陽能光熱產業的“中國速度”。藉此,陳榮華先后榮獲“2013中國經濟人物”、“中國CEO年度人物”等多項殊榮。
請掃描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