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可見無論政府領導,還是普通百姓,無不重視當前的環境問題。節能、低碳,已不是什么新鮮詞匯,只是老生常談。但是如何確保節能、低碳,成功建設美麗中國,是需要每個人躬親的,不是重復吶喊而已。
若要實現節能、低碳,必先處理好能源的應用問題,傳統的化石能源,不僅使用時污染環境,無法實現節能、低碳,而且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可在生能源的普及、推廣一次次提上黨綱日程。太陽能是綠色可再生能源的代表,具有資源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處處均可開發應用、無須開采和運輸、不會污染和破壞生態平衡等特點。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已成為實現商業化的可再生能源產業。在剛剛結束的2012年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年會上,中國農村能源協會太陽能熱利用專業委員會主任羅振濤指出,我國已成為太陽能熱利用產品的生產和應用大國,并正在向太陽能熱利用強國邁進。“十二五”時期我國太陽能熱利用累計集熱面積將達到約4億平方米,實現4550萬噸標煤的能源替代。到2020年,我國將進一步提高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的能源結構占有率和在國家減排40%~45%總目標中的貢獻率。并明確了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的未來發展路線圖,將其概括為“一大目標、兩個突破、三大貢獻率、四項擴展、五大工程、八個領域”。
關于太陽能熱利用產業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如家電下鄉、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退耕還林、許多省市新建筑強制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及補貼等,足以看出國家對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的鼓勵、推廣。
在2012年3月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上,張曉梅委員《將公共供暖向南方地區延伸的建議》的提案引起廣泛熱議,大多數人表示贊同。調研表明,南方冬季的采暖問題確實已經日趨緊迫,市場需求非常巨大,必須盡快著手解決。這無疑將引起國家領導對南方地區能源利用的重視,而在當前一再強調節能、環保、低碳的大環境下,作為可再生能源的代表——太陽能,也將加大其在南方地區的推廣。
太陽能作為可再生能源的代表,其節能、環保、低碳等特點,正好迎合了當前全民倡導的節能、低碳意識,太陽能熱利用的推廣、普及,美麗中國的建設,兩者相得益彰,太陽能熱利用將為美麗中國的建設添薪加火,助推美麗中國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