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來,大量的報道將皇明太陽能推到了風口浪尖。記者發現,皇明太陽能自成立起,16年的發展道路就像一部戲劇一樣。這其中充滿了快樂、糾結,如今“這部戲劇”已到了最關鍵的抉擇時期,皇明太陽能的彷徨也折射了行業的無奈和沒落。
快樂
一己之力催熟整個產業
1988年,他制造出了國內第一臺太陽能熱水器,而其當時從事的工作卻是石油研究。他就是擁有“中國太陽能教父”、“太陽王”等稱號的皇明太陽能集團董事長黃鳴。
經過了七年邊從事石油研究工作邊研究太陽能的雙重工作后,黃鳴于1995年正式辭去了研究所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了太陽能的研究。并于第二年成立了山東皇明太陽能有限公司,也就是皇明太陽能的前身。
那個時候,國內太陽能領域還是一片空白,人們對太陽能一無所知,皇明太陽能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讓人們對太陽能了解,明白使用太陽能的好處,讓消費者來接受太陽能。為此,皇明啟動了“太陽能科普車隊萬里行”計劃,幾十輛太陽能科普車同時奔赴全國各地,為廣大用戶進行講解、提供咨詢以及散發科普資料。
就這樣,靠著與用戶進行互動交流和《太陽能科普報》的宣傳,國內太陽能市場慢慢被皇明開啟,給整個太陽能行業帶來了新的格局和面貌。同時,堅持不懈的宣傳,也讓皇明品牌推廣到路人皆知的程度,甚至有人直接將皇明與太陽能認為是同一個產品。
到了2000年,皇明當之無愧地成為了太陽能行業的第一品牌。年推廣量高達20萬平方米,超過了當時整個北美地區的年推廣量,黃鳴因此獲得“太陽王”的殊榮。
隨著市場的打開,國內一些企業看到了廣闊的市場空間,開始跟風進入太陽能行業。新進入的企業缺乏技術,加上當時不健全的太陽能市場,導致了大量粗制濫造、價格低廉的產品開始充斥太陽能行業。皇明也受此影響發展變得緩慢起來,利潤大幅下滑。不過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銷量依然穩居第一,市場份額連年增加。
2008年初,高盛、鼎暉同時向皇明太陽能投資9078萬美元,占股28%。目標就是希望推動皇明太陽能上市。皇明太陽能就此開始踏上了其IPO的艱辛旅程。
糾結
四年努力上市未遂
或許是一個大佬的無奈,一個行業的無奈。作為太陽能行業的開荒者,皇明太陽能四年來分別于2008年、2010年、2012年計劃申請IPO,卻均未能成功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2012年IPO申請,是不久前皇明股份主動申請撤銷的。此舉在業界引發了各種猜測,隨后黃鳴對媒體表示,主動撤回IPO與資金方面有關,建太陽谷耗費了公司大量資金。皇明太陽能相關負責人也向記者表示,非經營性資產過大是其主要原因。并且透露,“目前正在針對非經營性資產進行調整,調整完后會進行下一步的IPO計劃”。
雖然IPO未能成功,不過皇明的發展并沒有停滯不前,近來年在各方面發展均取得了突破,尤其是太陽谷的成功建設。
為了展示未來的生活方式,皇明太陽能經歷近十年的時間,在德州建成了一座嶄新的節能示范城市——太陽谷,于2010年落成。
雖然遭遇上市、土地等待負面傳聞的襲擊,但是黃鳴現在的創業理想和狀態達到歷史的巔峰。“皇明現在處于歷史上最為清晰的時期,我們歷經十多年的太陽能探索,終于從氣候改善商城到商業模式的落地,皇明將會進入又一高速發展時期。”黃鳴說。
盡管在各方面均取得較大的成功,不過,兩位行業后來者的趕超和成功上市,卻多少讓“大佬”皇明感到無奈。創立于2001年的無錫尚德,于2005年底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無錫尚德還一躍成為全球最大太陽能光伏發電板生產廠,年營業收入達數十億美元。2007年6月同樣在紐約交易所上市的江西賽維,募集資金4.69億美元,刷新了尚德4億美元的IPO紀錄。
不過,這似乎也是太陽能光熱產業的無奈,因為上述上市企業均是太陽能光伏企業。與皇明一樣,江蘇輝煌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和桑夏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都未能成功IPO,目前清華陽光、北太所、元升、光芒等光熱企業也有上市打算,但還沒有正式進入相關程序,還處在籌備階段。
瘋狂
變革不惜做行業“公敵”
一直以來,黃鳴是中國太陽能的瘋子、狂人,被稱為最不是商人的商人,他用不同于常人的理念倡導著未來的生活方式。
“不惜得罪一批人,孤軍曝光潛規則,死磕歪風邪氣。”這是日前皇明發布會上的條幅內容。
黃鳴同時在發布會上兌現了此前的承諾,曝光了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的兩大潛規則:第一個是“禍從天降”——因為支架不牢,最近幾次臺風,成千上萬臺太陽能熱水器墜落;第二個是“火燒連營”——因為安裝電熱帶暴露,導致的火災,在2009年之前就有200多起。
黃鳴對記者表示,此舉就是為了倒逼行業加快出臺強制性安全標準。
不過有業內人士對此提出質疑,認為皇明三次未能成功IPO,與業內一些同行有關,第二次就是被經銷商舉報“偷稅門”才導致IPO的擱淺,此舉有報復同行的嫌疑。產業觀察家梁振鵬認為,還與皇明太陽能近幾年來利潤不振有關,希望通過強制性標準打壓劣質產品來提高自身品牌市場份額。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曝光行業潛規則是值得鼓勵的。但是如果站在企業的角度來看,無疑是一個行業的“公敵”的行為。
隨著黃鳴自曝行業潛規則,痛批太陽能“強制性安全標準”缺失后,就在此次發布會召開之前,全國太陽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已經正式聯系黃鳴商討太陽能“強制性安全標準”事宜,皇明正式向其上報提交強制性國標建議書,并進入初步審核中。
對此,黃鳴表示:“我雖然得罪了一批人,但是換來了‘強制性安全標準’加快推進制訂,我覺得值。”
隨著“強制性安全標準”的加快推進,一旦實施的話,未來整個太陽能行業必然會迎來一次行業洗牌,一大批技術實力不足的企業將要面臨虧損甚至倒閉。當然,這也是大勢所趨。
梁振鵬也認為,目前太陽能熱水器市場混亂,質量普遍低下,與國家標準缺失存較大關系。如果不推“強制性安全標準”,太陽能熱水器產業可能會慢慢死掉,如此一來將會迎來一個行業升級時期,將全面提高技術水平,提升品牌附加值。
這樣以一己之力來對抗行業其他企業,不怕被孤立,提倡推出強制性標準的瘋狂舉動,到底是革新整個行業還是挽救皇明自身?未來整個太陽能行業將如何發展?皇明太陽能又將走向何方?這一系列的問題還需要時間來一一揭曉。
作者:金朝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