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結束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下簡稱《決定》)中提到: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任務更加艱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要求更加緊迫。
在《決定》中不難發現,增強國家文化的軟實力被視為增加我國國際影響力的重要舉措。反觀我國的太陽能行業,在經歷了前兩年快速發展的輝煌時期之后,逐漸顯示出了后勁不足的跡象,從“家電下鄉”、“惠民工程”和已經出臺的《效能等級》,可以看出,面對太陽能行業內所顯現出的種種問題,國家政策已然給予了巨大的扶持,但是太陽能行業依舊沒有再現輝煌,其原因便值得業內人士深思。國家政策的扶持作為一種外因,可以推動太陽能行業在短期內獲得一定的發展,但這只是一種量變,當其發展到一定程度即將發生質變時,外因的作用就會變得微乎其微,主要還是得依靠行業自身的力量,而行業自身的力量來自何方?自然是那些有實力的太陽能企業。可以說現在太陽能行業發展所面臨的瓶頸即是太陽能企業自身實力不足所致,如何提高太陽能企業的競爭力?《決定》當中給出了最好的答案:增強文化軟實力,亦可說是文化興企。
文化興企,自然是通過企業文化的建設來推動企業不斷向前發展。企業文化不僅具有文化現象的內容,還具有作為管理手段的內涵,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外層是企業物質文化,包括企業的產品風格、技術與裝備特色、廠容廠貌等,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企業經營者的特點、風格和作風等;中層是企業制度文化,包括企業的規章、規范以及滲透到員工思想所共同遵循的道德觀念、行為準則等;內層是企業精神文化,包括企業的經營哲學、經營戰略、價值取向,以及由此體現的企業員工的共同追求、共同意志、共同情感等也就是企業精神。
透過現象看本質,如今的大部分太陽能企業在運營過程當中,其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產品推銷和技術創新這兩個方面,也就是企業文化的外層,其結果就是百萬大軍擠獨木橋,產品同質化嚴重,由于對企業文化中層和內層的忽視所引發的行業內的不正當競爭,從而徹底滯后行業的發展。
企業文化生生不息,是支撐企業可持續成長的支柱。世界上著名的長壽公司都有一個共同特征,就是他們都有一套堅持不懈的核心價值觀,有其獨特的企業文化。作為我國正在冉冉升起的朝陽行業,太陽能企業若能建設屬于自己企業的優秀的企業文化,那么太陽能行業的發展也將不再是曇花一現,廣大太陽能企業,你們做好文化興企的準備了嗎?
作者:陰祺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