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國內專家的測算,每平方米的太陽能集熱器的產品,其節能減排的貢獻相當于三棵樹,一臺普通的太陽能熱水器的面積大概2至3平方米,相當于種6到9棵樹。從這個意義上講,太陽雨2011年推廣的兩百萬臺太陽能產品,那相當于為地球種了多少棵樹?全國數以千萬計的太陽能產品,又是多么壯觀的一片森林?所以發展太陽能熱利用產業,業內人士更應該從大處著眼,認真看待這項惠及當代、功在千秋、不可動搖的大事業。
光熱向上
光熱和光伏是太陽能熱利用兩個不同的方向與行業,兩者發展狀況與環境截然不同。我國光伏行業多年來難改“兩頭在外”的格局,即核心技術、市場在國外,生產在國內。當遭遇國外政府干預和市場環境變化的時候,光伏企業自身抵御風險能力嚴重不足,業內人士普遍分析光伏行業進入了寒冬,需要2-3年的恢復期。相反,太陽能另一主要利用方式,光熱產業的發展卻呈現蒸蒸日上的態勢。
經過多年的發展與積累,我國光熱產業應用技術均擁有相應的自主知識產權,尤其是真空管式的太陽能熱水器方面,核心技術均掌握在國內企業手中。在光熱產業全產業鏈各個環節,技術、生產、營銷完全自主,市場也以國內為主、國外為輔,這種結構不僅保證產業抗風險能力強、市場發展潛力也非常大。以太陽雨為例,遠銷海外海外的產品僅占太陽雨年產量僅的10%左右,90%以上的產品用于國內市場。
我們相信,光熱產業是向上的,前途是非常光明的。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廣大消費者需要解決洗熱水澡的問題,尤其是廣大農村老百姓,更需要這樣一種節能、環保、更是非常省電的熱水器,而太陽能熱水器正在成為消費者首選。可以說,人們對太陽能熱水器的需求已經成為一種剛性需求,許多賓館、醫院、酒店大面積應用了太陽能熱水系統來提供公共設施的熱水,目前光熱領域市場規模或達數千億。
未來,太陽能光熱還將涉及采暖產品、空調產品以及被列入“十二五規劃”的太陽能熱發電領域。初步估計,當太陽能能夠真正更大范圍惠及廣大老百姓的時候,將會產生一個數萬億級的龐大市場。
資本競逐助推行業升級
太陽雨作為中國光熱行業首家主板上市的公司,無疑將對行業的發展起到積極地推廣作用。上市是太陽雨發展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階段,也是太陽雨做大做強必不可少的一個階段。從產品運作到品牌的運作,到資本的運作,三個缺一不可。只有行業里面涌現更多的上市公司,整個行業得到資本力量的支持,才能把光熱行業真正的做大做強。
任何一個行業都不是依靠一個企業支撐的,只有涌現更多行業品牌才能成就品牌行業。任何一個國家、一個行業、一個企業都是在積極探索磨合中發展前進的。行業和企業都要有正確的觀念、積極的態度、科學的方法,才能促使整個產業的升級。
如何推動光熱行業向萬億級市場邁進?我們認為,一方面要鼓勵在競爭中出現品牌企業,通過有效地市場競爭手段,提升光熱企業運作能力,才能更好地為消費者服務;另一方面,企業競爭之外要合作,“從競爭到競合”是一個行業發展的必然之路。合作的目的就是要市場蛋糕做大,把行業做大,很難想象,一個行業如果沒有大的品牌如何取得快速的發展。只有競合才能實現多贏的局面。
太陽雨有這樣的態度,也有這樣的胸襟,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與行業分享上市過程中的經驗,幫助更多的企業通過上市獲取更多發展機會。
公益是企業社會責任
作為節能減排類行業,光熱產業和產品本身就是社會責任的體現,企業也應該積極得投身公益。太陽雨早在2009年就經民政部批準,成立了國家級的太陽雨公益慈善基金作為企業公益平臺。事實上,早在2009年之前,太陽雨就開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動。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5月24日,董事長徐新建帶領員工到震區災民聚居地,捐建太陽能浴室、浴棚。幾年來,太陽雨陸續為西藏盲校、新疆農十四師第一牧場中心小學、住校的維族小朋友捐建了太陽能浴室。孩子們能洗上熱水澡,其實也讓我們心靈洗了一次熱水澡。今年太陽雨還聯合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一起“尋找最美鄉村教師”活動,公益已深入太陽雨企業,成為太陽雨品牌的DNA。
說到底,做企業不是為了比賺了多少錢,而應是為社會做了多少事。企業做到最后的目的就是要做公益,就是要履行社會責任。太陽雨一直踐行著整個公益事業,履行社會責任,這是一個發展起來的陽光企業的社會責任。
作者:陳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