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年在鐵西區買的現房是頂樓,裝修時想選擇安裝環保節能的太陽能熱水器,物業公司的工作人員明確告訴不允許安裝,發生漏水要自己負責,后來就沒有買太陽能熱水器。”市民孫小姐談起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經歷,有些遺憾地說。
記者分別電話咨詢了幾家物業公司,一家位于大東區的物業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期是多層,有人在樓頂安了太陽能熱水器漏了水,沖了頂樓居民,居民找物業,這事兒本是由于居民本身引起的,物業公司沒有義務承擔責任,可被沖的居民就是找物業。二三期之后,他們就規定不準安裝太陽能熱水器了。物業公司不允許用戶安裝太陽能熱水器,因為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過程中,需要對房頂進行鉆孔打眼,破壞原有的房頂結構。如果發生漏水情況,物業公司是不給維修的,產生的損失要由用戶自己負責。還有一些物業公司給出了破壞防水、影響避雷針、影響小區整體美化等理由,規定小區不準安裝太陽能熱水器。
銷售太陽能熱水器的一些業內人士也道出這兩年太陽能熱水器越來越難進小區了,90%的新建小區開發商和物業公司不讓安裝。
家庭太陽能熱水器在沈陽普及率還很低
許寶翔告訴記者,沈陽每年的晴天都在280天左右。好的太陽能熱水器在陰雨天等日照強度非常低時也能提供充足熱水。以三口之家為例,用18支管的太陽能熱水器就3000元左右,而用電熱水器,一般也要2000多元一臺,但耗電量大,平均每個家庭每個月多支出電費70元至80元,一年至少比用太陽能熱水器多花1000多元。
近兩年,在沈陽,對于太陽能熱水器,居民不但購買減少,以前安裝過的太陽能熱水器有些也不用了,這也跟行業本身混亂安裝無標準有關。安裝沒有統一標準,很多太陽能熱水器產生的事故也是由于安裝人員不規范操作造成的。太陽能熱水器行業本身需要行業標準明確,由有資質的工作人員來安裝操作。
沈陽現在市內居民使用太陽能熱水器只有13萬臺左右,普及率不足7.6%,遠低于國內其他如天津、江蘇等一些城市。根據住建部《建筑節能“十五”計劃和2010年規劃》,到2015年全國家庭太陽能熱水器普及率要達到20%至30%,可以說,要達到住建部要求,沈陽還有很大的差距。
許寶翔表示,雖然有國家政策的支持,但太陽能熱水器進入千家萬戶還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來創造條件。開發商和物業公司提出的種種顧慮并不是無法解決,開發商只需在設計住宅時預留基座和管道,就可以避免安裝太陽能熱水器造成的隱患。但這會增加建筑商的成本,因此,需要相關部門出臺配套和鼓勵性政策措施,或在修訂相關法規時強調“強制性”,不允許物業以種種條件限制安裝太陽能熱水器。例如,北京就出臺法規要求建筑必須安裝太陽能熱水器。在此基礎上,再要求業主按照統一的規格進行安裝,完全可以解決小區不美觀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