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測算,3600萬套保障房如果有一半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以每套3000元計算,就意味著其中蘊含著540億元的市場。在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下,地方政府也迅速出臺了相關的扶持政策,據統計,目前已有20個省市的80多個城市出臺了關于強制安裝太陽能的政策。
李駿認為,國家對太陽能熱水行業一貫的政策支持還將持續,同時,城市消費者對節能環保產品的認可度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一致,3600萬套保障房的建設將成為撬動太陽能城市市場的有力杠桿。力諾瑞特工程公司總監亓琨則表示,目前,“強裝令”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為太陽能進城創造了有利環境,特別是保障房建設和低碳示范城市的建設為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的推廣創造了有利條件。
但是,盡管保障房的市場空間確實很大,眾多太陽能企業要想切下這塊蛋糕也面臨著轉型的巨大壓力。同時,由于保障房配套產品成本控制的要求,政府是否會給予企業相應的補貼,補貼將以什么形式和什么標準推出等問題懸而未決,使得部分企業在保障房面前猶豫不決。
對此,李駿表示,就如同企業開拓農村市場時,家電下鄉政策僅僅是市場的助推器,當政策退出時,對于已經積極布局并深耕市場的企業來說反而是機會一樣,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是系統工程,需要政策的保駕護航,但也需要政府部門、太陽能企業單位和房地產開發商共同努力,統籌規劃,實質性地做到“一體化”。作為太陽能生產企業來說,開發高性價比的產品,提供完善的解決方案和周到的服務是必須完成的課題。
據了解,由于目前適用于城市的太陽能產品價格居高不下,因此,城市太陽能消費者還集中于高端人群。“為保障房提供配套產品,必須進行嚴格的成本控制。但是這并不意味質量要求的降低。”李駿指出,從全生產過程進行成本控制才是解決之道。比如產品功能和結構的優化設計,減少不必要的功能和配件;標準化模塊化的生產以節約制造成本;工業園合理化布局,從而盡可能縮短配送半徑,降低物流配送費用;全產業鏈的打造,從而形成從上游原材料就開始為下游客戶提供質優價廉產品的鏈條等等。
華揚太陽能總經理黃永定認為,雖然太陽能熱水器已經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但也面臨著產品功能單一、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外表美觀度不夠等諸多問題,需要對產品的功能、工藝等進行創新和改進,以便適應城市建筑美觀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