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行業實現了質量和效益同步提高,“十二五”實現良好開局。
2011年,山東省太陽能行業加快轉方式調結構步伐,不斷提高創新能力,優化產品結構,積極適應市場變化,努力開拓國內外兩個市場,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全省太陽能企業達到662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82億元,同比增長18.3%;利稅87.7億元,同比增長17.2%。全行業實現了質量和效益同步提高,為山東省節能減排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
山東省完工太陽能建筑一體化面積2273萬平方米,完成省政府下達任務的150%。山東省推動落實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價格等政策,推廣應用太陽能集熱系統:安排3918萬元補貼資金,支持188所學校建成太陽能浴室,年可節約2.48萬噸標準煤;太陽能下鄉,山東省有近40家太陽能企業中標,中標產品種類達到470余種,分別占全國的13.3%和78.3%。去年全省太陽能熱水器家電下鄉銷售241.4萬臺,銷售額72.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62%和440%。惠農太陽能工程量增長較快,太陽能被大量用于蔬菜種植、漁業養殖等農業領域,大棚發電項目在壽光、即墨等地相繼建成投用。
盡管受到歐盟光伏政策補貼標準下調、美印光伏“雙反”調查、市場需求不足和產品價格下跌等不利因素影響,光伏產業仍然保持較快增長態勢。東營光伏電池組件產量達到220兆瓦,主營業務收入30.22億元,增長58.49%;埃孚光伏電池組件產量達到50.88兆瓦,主營業務收入5.17億元,增長50.02%;商河晟朗、禹城漢能建設的晶硅太陽能電池和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新增產能500兆瓦,產品出口歐美30多個國家。依托骨干企業形成了光伏產業集群,以濟南、濟寧等為中心的光伏發電基地逐步發展壯大。
山東省堅持把完善政策體系作為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省經信委、省節能辦制定了《山東省“十二五”太陽能產業發展規劃》,省物價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完善扶持光伏發電發展價格政策的通知》,繼續將太陽能光熱建筑一體化應用納入省政府對各市和省直部門的節能考核,為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新技術研發推廣取得重大突破,行業標準體系建立完善。
技術創新是太陽能產業發展的根本所在。山東省通過抓示范項目建設,鼓勵產學研聯合攻關,增強太陽能行業科技支撐能力。太陽能光熱中高溫工業應用和復合陶瓷太陽能熱水器等新技術研發推廣取得重大突破,力諾瑞特開發的中高溫太陽能工業熱利用系統廣泛應用于紡織、造紙等行業;淄博金陽依托釩鈦黑瓷技術開發的復合中空陶瓷太陽能板,具有制造工藝簡單、成本低、壽命長、效率高等優點,可便捷地實現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我省共有14個項目被列為國家“金太陽”示范工程項目,太陽能光伏屋頂示范工程建設步伐加快。東營、日照、德州、濰坊4市,諸城、臨邑、安丘、惠民4縣列入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市縣。
標準化是行業規范發展的關鍵。山東省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太陽能產品標準制修訂,制修訂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等地方標準9項,進一步完善了太陽能行業標準體系。新成立的太陽能行業聯盟,發布實施了緊湊型太陽能熱水系統行業聯盟標準,在力諾瑞特、皇明、桑樂、小鴨、中科藍天、黃金太陽、陽光博士、福德8家企業開展試點,對55種(規格)產品授予聯盟星級標志。目前,入盟企業已達到11家,有60余種規格的產品達到聯盟標準要求,發放聯盟星級標志20.6萬枚。一批成長型太陽能企業通過實施聯盟標準,產品質量水平不斷提高,銷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長。
國內外市場并重,區域品牌亮相國際市場。
山東省太陽能展會已成為全國同類展會中規模較大、影響力較高、參展企業較多的行業展會,并被國家商務部列為重點扶持的展會項目之一。2011年,我省在濟南、西安成功舉辦了兩屆太陽能展覽會,達成意向性協議金額46億元。
抓住國家援疆、援藏機遇,我省組織企業抱團開拓西部市場,提高省外市場占有率。我省第一個投資過億元的援藏項目――力諾光伏集團建設的西藏日喀則10兆瓦太陽能光伏電站已建成發電。開展“山東百強太陽能企業西北五省行”活動,組織魯陜、魯甘、魯青、魯新、魯寧的太陽能企業供需洽談,深化交流合作。力諾、桑樂、福德通過異地擴張、產能轉移,主要產品產量和產值實現較快增長。
在國際市場開拓方面,我省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組織太陽能企業考察非洲、歐美市場,推動我省太陽能企業在國際貿易、投融資和技術方面開展交流合作。與南非、尼日利亞、肯尼亞等國家簽訂了一批太陽能熱水器供貨協議,協議金額6000余萬元,福德太陽能公司在南非建立合資企業,產品成功出口到南非市場。組織企業參加德國慕尼黑國際太陽能展會,積極參與國際投資合作,擴大國際市場影響力。目前,我省太陽能企業與西歐、北美、非洲、東南亞等30多個國家建立了貿易往來和投資合作關系,引起了國際同行的高度重視。
政策利好接踵而至,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2012年是轉方式、調結構的關鍵之年,也是我省太陽能產業加快發展的重要一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節能減排、援疆援藏、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等一系列有利于太陽能推廣應用的政策利好接踵而至,扶持方向更加明確,太陽能產業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山東省將不斷加強政策規劃引導,加快實施標準化戰略,大力培育行業品牌,強化產學研合作,推動太陽能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加強政策規劃引導。一是研究推動“十二五”光伏產業發展的政策,加快太陽能光伏產業推廣應用,壯大光伏企業規模,引導太陽能光伏產業有序發展。二是研究制定加快太陽能鍋爐推廣應用的意見,重點實施工業綠動力計劃,逐步擴大太陽能在工業領域的規模化應用。三是完善太陽能行業聯盟政策體系,健全聯盟產品檢測制度,規范太陽能聯盟產品檢測程序,組織開展聯盟產品認定工作。四是及時整理匯編國家和省出臺的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組織召開太陽能光伏、光熱政策宣講會,引導企業用足用好相關扶持政策,推動企業做大做強。
——加快實施太陽能行業標準化戰略。大力推進太陽能標準化,引導行業健康發展。一是積極實施《緊湊式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聯盟標準,規范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和銷售,確保產品質量。二是繼續制定一批太陽能行業地方標準,加快出臺分體式太陽能熱水器聯盟標準。三是加大聯盟產品推廣力度。加強與省住房建設廳、財政廳、商務廳、工商局等部門溝通交流,在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工程、金太陽示范工程、政府采購、學校應用太陽能集熱系統等方面,優先使用聯盟標準產品。
——加快培育太陽能行業品牌。堅持把品牌建設作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措施,打造一批產品過硬、形象良好的太陽能企業品牌。
——加大產學研合作力度。依托科技進步,推動太陽能產業健康快速發展。一是加快太陽能技術產業化步伐,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太陽能新技術、新產品,爭取在太陽能光熱、光伏應用關鍵技術方面實現突破。二是成立太陽能行業創新服務中心,組織山東太陽能行業專家團隊,對行業進行深入調研分析,建立以咨詢、診斷、評估、輔導、策劃為一體的創新服務體系。三是加大對擁有核心技術和具有發展潛力的中小型企業的扶持力度,進行品牌培育,提高市場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