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一名業內人士透漏,不僅當初滿懷淘金熱望進入這一領域的中小太陽能企業日子艱難,有的行業內的品牌太陽能大企業,也爆出巨額虧損,甚至不得不開始遣散員工,收縮規模。
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被認為是繼風能之后,最有前景的新能源產業。也正因為此,就像當年風電熱一樣,社會投資蜂擁而上,做眼鏡的,干服裝的,都一窩蜂地跨入這一領域,希望分享新能源這一朝陽產業的一杯羹。
而面對歐債危機和美國反傾銷這一系列突如其來的市場變化,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卻一下子進入了嚴冬。
那么,大家一致看好的21世紀最有前景的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真的由盛轉衰了嗎?
一位業內有關人士認為,下這樣的結論還為時尚早。
首先,目前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出現的虧損也好,倒閉也好,其實都是市場一個階段的正常反應,或者說是市場之手對過度投資的修正,有利于行業未來的健康發展,因此不值得大驚小怪。
其實,這樣的“洗牌”在其他新興產業發展初期都輪番上演過。比如前幾年的風電熱,風機廠商最多時全國出現了上百家,產能超過了國內總需求。經過幾年的市場梳理,該活的活下來了,不該活的也自然淘汰了,個案的生死并不會影響到行業的發展。再比如更早的彩電、冰箱,同樣是經過了殘酷的洗牌過程,由上百家整合成現在的十幾家。
因此,對于任何一個新興產業,企業的生生死死都是正常的現象,是一個行業走向成熟的必經過程。對熱鬧時的一哄而上,我們不必奇怪,對困難時的紛紛倒閉,也不必驚慌,畢竟我們不再是計劃經濟,而是市場經濟,最終由市場去調節、去決定。
其次,目前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出現的危機又并非完全的市場正常反應,有著階段性和特殊性。太陽能作為被看好的能源產業,其實從全球來講仍然在“被看好”階段,因此,并沒有像其他成熟產業一樣,真正形成全球市場,而是集中在歐美等局部市場,絕大部分產品都是銷往歐美。而隨著歐債危機的蔓延和美國的反傾銷,必然會“殃及池魚”。
但是,透過目前的困境,我們也必須看到,人類要解決能源和環境問題,就必須發展新能源。而當風電已經發展到一定規模(一些國家風電發展已經趨于飽和),核電發展又心有余悸(一些國家紛紛棄核)時,從目前的技術水平看,不發展太陽能又能發展什么呢?因此,歐美市場減少投資只是暫時的現象,未來他們對太陽能的利用絕對不會放慢步伐。
此外,目前我國的太陽能熱發電市場幾乎為零,連方興未艾都談不上。一旦理順了電價機制、上網機制,未來我國迎來太陽能熱發電的大發展是遲早的事。
因此,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的發展高潮其實還沒有到來。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的發展不是到頭了,而是剛剛起頭。
最后,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自身的技術進步也將推動這一領域的加快發展。隨著太陽能技術的成熟、應用等弊端將被克服,而技術走向成熟以后成本持續下降,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必然會真正駛入快車道,迎來新一輪大發展。
對于當前太陽能熱水器市場的形勢,力諾瑞特太陽能總經理申文明說,從節能減排的角度出發,相較于電熱水器和燃氣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才是真正的主流,是社會發展的大趨勢,而諸多扶持政策也已證明這一趨勢。力諾瑞特太陽能始終堅定發展太陽能產品,作為節能產品的太陽能熱水器,將會有更大的發展。
其實,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并沒有衰退,只要度過眼下的寒流,春天就在不遠處!
作者: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