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的太陽能光熱利用計劃將大大促進山東省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建設的發展速度,而據記者了解,目前市場上一體化建設卻面臨著叫好難叫座的尷尬。
太陽能大省追逐“一體化”
12月17日,記者來到山東聊城市貴花苑小區,4棟高層住宅樓樓頂架著的飄帶似的頂棚頗為引人注目。登上樓頂才知道,這個頂棚原來是一個總面積超過一千平方米的太陽能集熱器。通過這套供熱系統,該小區的300戶業主可享受到24小時熱水服務,而這正是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的體現。
從形式上區分,太陽能與建筑的一體化可分為分戶式和集體式兩種,貴花苑小區采取的即為集體式。不同于以往住戶單獨安裝的太陽能熱水器,集體式的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利用太陽能集熱器替代屋頂覆蓋層或替代屋頂保溫層,既消除了單獨安裝太陽能熱水器對建筑物形象造成的破壞,又避免了重復投資,降低了成本,是未來太陽能技術發展的方向。太陽能變身為建筑物的一部分,而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家用電器。
“現在我們銷售的是太陽能產品,待一體化普及后,商家銷售的就是建筑的配件了。”山東桑樂太陽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書清這樣解釋。
據了解,山東省屬于太陽能開發利用條件較好的地區,太陽能資源豐富,全省近三分之二的土地面積年日照在2200小時以上,年太陽輻射總量大于每平方米5000兆焦。而且,山東省太陽能光熱利用起步早,已經擁有一批在業內叫得響的太陽能產品知名企業和品牌。
根據山東省太陽能協會最新統計數據報告顯示,山東省2010年太陽能熱水器產量已占全國熱水器產能的34.7%。山東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太陽能光熱利用大省。
日前,山東省政府又公布了山東省“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實施方案。根據該方案,到2015年,山東省萬元GDP能耗將下降到0.85噸標準煤,比2010年1.02噸標準煤降低17%。
為完成這一總體目標,2015年,山東全省將累計建成綠色建筑1000萬平方米以上,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8900萬平方米、新增太陽能光熱建筑應用面積1.5億平方米以上。
“對于太陽能商家來說,這無疑是個利好的消息。”王書清表示,涉及資金面大、范圍廣的太陽能建筑一體化發展,單靠企業之力很難進行有效推廣,政策的持續傾斜對太陽能的推廣和普及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