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眼下市場環境,家電下鄉的到來仿佛是一股春風,而從各個廠家的舉措來看,絕大部分企業仍然對家電下鄉寄予了厚望。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對家電下鄉投以更多的資源,一二級市場的再增長已經表現出顯而易見的瓶頸,三四級市場多年以來一直被眾企業視為增長新大陸,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整個家電產品的消費在三四級市場也的確爆發出明顯的增量。因此,企業希望充分發揮家電下鄉的政策效應,將三四級市場進一步做大。
但是,從各方面資料顯示廠家對家電下鄉政策的期望,其實多少也是一種無奈之舉。所以,家電下鄉是各廠商在產業政策上的唯一選擇。最為關鍵的是市場的銷售都不盡如人意,太陽能市場更是歷史最大的同比下滑狀態,盡管廠家都通過各種營銷手段在刺激市場,但是收效甚微。于是,各廠商就必須利用家電下鄉這種外部推動力,來激化市場需求。
可以肯定的是,將家電下鄉作為走出當前疲軟市場困境的途徑,顯然是一種奢望。家電下鄉可能會在短期內帶來一部分需求,但是難以給空調市場提供可持續的發展空間。
一方面,國內市場在當前階段表現出的頹勢,本質上是前兩年營銷過度化竭澤而漁之后的需求衰退,是市場規律自身作用的結果;另外一方面,宏觀經濟環境對家電企業的影響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才能得到改善,而且這還取決于宏觀經濟政策本身的調整。所以,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家電下鄉政策都無力改變,難以從根源上解決眼下市場所表現出的問題。
2010年度及2011年度空調及其它家電產品市場銷售的快速增長,是一種資源拉動型增長模式。宏觀層面上,國家投入了巨額資金刺激經濟發展,以節能惠民、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為代表的產業政策,更是通過高額的補貼直接拉動家電產品的消費,同時,各企業同樣在廣告、促銷、推廣上投入了龐大的費用來助推市場規模。從這方面來講,家電下鄉的繼續實施,是對過去兩年發展模式的一種延續,并沒有給當前的市場格局提供創新型的視角,更不能改變市場發展的模式。而從今年下半年各種家電產品慘淡的市場表現來看,資源拉動型的模式和方法,已經不能給家電企業帶來可持續的增長與發展,而且,這種模式越是實施得更深更廣,給家電企業帶來的額影響會更大。
從本質上來講,家電下鄉畢竟是一種行政干預市場的手段,實施得越久,對市場調配資源功能的弱化會更深。企業對這種外部推動力以來的程度越高,產業政策退出之后對企業的反作用力也就越大,節能惠民已經提供了一個警示。
當然,這并不是在否定家電下鄉之于家電產業、家電企業的正面推動作用,前幾年三四級市場爆發,家電下鄉功不可沒,而且,家電下鄉的再次招投標,也會在局部改善家電廠商的市場態勢。只是,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大的轉變,宏觀經濟格局也面臨著大的調整,因此,家電企業想要走出眼前的市場泥淖和經營困境,需要一個新的發展模式,而一個新的發展模式是對企業所處環境不斷適應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