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面向全球500位與新能源有關的企業高管進行的調查發現,53%的受訪者瞄準美國,38%挑選中國,35%挑選印度,其后是德國和英國。
調查還發現,中國在全球新能源領域的角色日益吃重。78%的受訪者預期可再生能源產業兼并收購的新參與者將來自中國,59%選北美,42%選印度,41%選西歐。
隨著石油價格上揚以及日本核危機的發生,太陽能、風能、生物能源、潮汐能等可再生清潔能源更加受到投資者的青睞。根據這個調查,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可再生能源兼并收購金額達11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英國BP石油公司8日發布的年度評估報告顯示,中國2010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其中中國煤炭消耗占全球的48%,而美國仍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耗國,占21%,是中國石油(行情,資訊)消耗量的兩倍。
這一數據更加突顯中美在可再生清潔能源領域加強合作的重要性。美國華裔能源部長朱棣文和華裔商務部長駱家輝上任以來,都將推動美中清潔能源合作作為國際合作的重點,中美簽署了能源合作十年框架,已經開展了許多具體項目的合作。
與此同時,各國為了搶占新能源的制高點,紛紛制定扶持政策,但也因此產生新的貿易糾紛。美國向世貿組織起訴中國補貼風能設備制造,要求發起磋商。美國貿易代表柯克7日宣布,中國同意停止對風能設備制造進行補貼。
太陽能光熱發電產業蓄勢待發
太陽能光熱發電正在成為國內能源巨頭新的角逐焦點。由我國自主研發的10KW(千瓦)碟式太陽能聚光發電系統樣機,日前在寧夏石嘴山市進行測試及試運行。這套碟式太陽能聚光發電系統填補了我國在碟式太陽能聚光發電技術方面的空白。
6月1日,國家發改委頒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正式實施,在指導目錄鼓勵類新增的新能源門類中,太陽能光熱發電被放在突出位置。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國內企業已捷足先登,搶占先機,光熱市場新一輪爆發即將啟動。
太陽能光熱發電是繼光伏發電后的一種新的太陽能發電方式。華泰聯合證券新能源行業首席分析師王海生介紹,目前大唐在內蒙古、國電在新疆、華電在青海、華能在西藏都開始運作不同規模的光熱發電。
有關專家建議,國家應考慮給予我國企業做集成電站的機會,國內企業只要完成3-4個商業項目,整個產業鏈就會比較完整。
光熱發電已被印證是成熟可靠的發電技術,在上世紀70年代中東石油危機時迎來契機,于上世紀80年代初步應用,此后經歷了近20年的市場空白期,但第二次爆發已經箭在弦上。
王海生介紹,目前全球在建及規劃中的光熱市場已經達到23GW,對應投資超過500億美元。我國也已將太陽能光熱發電作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據統計,如果所有已公布項目均能實施,2015年前,我國的太陽能熱發電裝機容量將達3GW左右規模,市場總量達450億元人民幣。
贛鋒鋰業溢價收購優派新能源
贛鋒鋰業今日公告,公司擬以2040萬元受讓連云港優派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的江蘇優派新能源有限公司51%股權,介入鋰電池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領域。
優派新能源成立于2010年,主要從事動力電池、鋰離子電池及相關材料的制造、銷售、技術服務及轉讓;新型電源及相關材料的研發等。截至今年4月30日經審計的賬面凈資產為2570.52萬元,評估值為2595.01萬元,營業收入為493.57萬元,凈利潤為負90.16萬元。
就給予優派新能源4000萬元的總體估值,贛鋒鋰業表示,主要是基于優派新能源在鋰電池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領域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且轉讓方同意在股權轉讓協議中增加利潤承諾條款。
贛鋒鋰業認為,優派新能源生產的鋰電池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和公司生產的電池級碳酸鋰是鋰電池正極材料的兩種主要原料,通過此次收購,公司介入鋰電池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領域,與公司現有產品形成互補和協同效應,符合公司上下游一體化的發展戰略,也有利于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同時有利于提高募集資金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