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0日,道榮新能源董事長薛道榮博士接受了《電器》記者專訪,開誠布公地分享了亮眼業績背后的創新邏輯與破局之道。
宜熱則熱,走出一條光熱+戶用采暖的新路
煤改清潔能源,是道榮新能源異軍突起最大的“天時”。2017年12月20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財政部、環境保護部等10部門聯合印發了《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年)》(以下簡稱《規則》)。兩天后的12月22日,道榮新能源正式注冊成立。此后,這家公司憑借在“光熱+戶用供暖”這一業務領域的持續拓展,在3年內實現了銷售規模從500萬元到5億元的快速成長。
“我們的發展,正好趕上了清潔能源發展的風口。”正如薛道榮所言,無論借力煤改清潔能源政策實施的東風,還是在未來更加市場化的農村戶用采暖領域,太陽能光熱技術都擁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
秦皇島,“光熱+”生物質戶用供暖項目
在煤改清潔能源政策實施過程中,“宜電則電、宜氣則氣”早已為人所熟知,而緊跟在后面的“宜煤則煤、宜熱則熱”的出鏡率則要低一些。“宜熱則熱”涵蓋了包括地熱、太陽能、生物質、核能在內的多種清潔化能源。薛道榮認為,相比“改電”和“改氣”,太陽能熱利用在煤改清潔能源中有著獨有的優勢。
作為可再生能源,太陽能在任何區域都可以直接利用和開發,而且能源總量巨大,不涉及管網建設,也不用擔心能源供給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太陽能是免費的,可以有效降低老百姓“煤改后”的運營成本。“無論用電還是用燃氣,采用單一能源采暖,老百姓整個冬季的運營成本都是比較高的。”薛道榮告訴《電器》記者,老百姓習慣于與燃煤取暖作比較,以前一個供暖季的費用是1000多元,一旦清潔取暖的費用上升到3000元/年,他們就很難接受了。
面對消費端的挑戰,道榮新能源找到了一條光熱+戶用清潔能源供暖的新路,讓清潔取暖的運營費用與燃煤時代相當,甚至更低。與傳統太陽能采暖注重儲能的思路不同,道榮新能源走上了一條多能互補的道路——當陽光充足時,采用太陽能供暖;陰天或夜晚時,則啟用當地的優勢資源補充供暖。思路的轉變,讓白天的太陽能得到充分利用,在沒有任何費用產生的情況下,就保證了室內始終保持一定的基礎溫度。這不僅降低了夜間采暖的負荷和運營費用的產生,也提升了老百姓的采暖體驗。“我們會因地制宜地選擇相應的補充能源類型。同在河北省內,我們在秦皇島采用了光熱+生物質能的方案,在邢臺則落地了光熱+電的戶用采暖項目。”薛道榮進一步解釋說:“再以大同為例,當地夜間的谷電價格非常低,采用太陽能+谷電的多能互補采暖模式,整個采暖季的運營成本僅為300元。”
據《電器》記者了解,道榮新能源參與的煤改清潔能源項目的設備費用在7500元到1.5萬元的區間內,主要依據當地的采暖面積和溫度要求進行配置和優化。“我們希望能夠在最大化利用太陽能這一清潔能源的同時,兼顧老百姓和地方政府的承受能力,精準地找到最適合當地的清潔能源采暖方案。”薛道榮簡單的一句話,卻說出了道榮新能源成功的關鍵所在。
此外,為了改善用戶的采暖體驗,道榮新能源率先將大數據技術應用到清潔能源采暖項目中。通過“光熱+”云平臺監控系統,道榮新能源可以了解用戶設備的運行情況,主動發現問題,及時地進行售后服務,保證用戶供暖季的使用。
不設限,破局者的魄力
采訪中,薛道榮坦言,雖然在創立道榮新能源前,他的工作經歷一直與太陽能息息相關,但是在太陽能采暖領域,他看上去更像個“外行人”。然而,正是“外行人”的身份,讓他擁有了破局的魄力,不再局限于行業固有的思維定式,賦予了太陽能采暖更多的想象力和拓展空間。
60%的保障率,是太陽能光熱利用行業給太陽能采暖設置的一個門檻。甚至有專家認為,達不到60%就不是真正的太陽能采暖。“以現在的技術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是在農村戶用采暖領域更要考慮性價比,要在政府、用戶、企業三者間找到平衡點,讓太陽能這一清潔能源能夠參與到煤改清潔能源的過程中。”薛道榮認為,圉于量化的定性,是一種狹隘的思維方式,長遠來看并不利于太陽能光熱利用未來的發展,要讓太陽能盡可能地“為我所用”。“即使只有30%采用了太陽能采暖,也是在節約能源,降低采暖成本。假設全國的采暖都應用了一定比例的太陽能,那么積累起來的勢能就是非??捎^的,釋放出的市場空間更遠超現在的行業規模。”他說。
邢臺,“光熱+”燃氣戶用供暖項目
“不設限”的道榮新能源,如今已經累計完成了70000余戶光熱+戶用清潔能源采暖項目的改造,足跡遍布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陜西、內蒙古、甘肅、寧夏、青海等多省。薛道榮笑稱:“現在最讓我開心的是,已經不用像初期那樣去花很大的力氣介紹道榮的光熱+模式。無論地方政府,還是業內同行,大家已經認可了這種多能互補的清潔能源采暖模式。我們希望更多的同行加入太陽能采暖市場,共同做大這一市場。”
對于行業發展的未來,薛道榮保持著冷靜的觀察。他認為,當下更多的是政策在推動在引領,對于一個新興的產業,前期通常會得到國家的一些政策指導和扶持,但是后期一定要市場化。“就像現在光伏行業,在沒有補貼后市場反而更大了。只有做到完全市場化,它的市場才會變得更大。太陽能戶用采暖,正在逐漸由政策引領向市場化過渡。”
對于2021年,道榮新能源的目標是再翻一番,銷售目標直指10億元。“太陽能是我國的戰略新興產業之一,在中國‘雙碳’戰略下擁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同時,中國太陽能集熱器的生產量是全球最大的,這個行業未來也將為全球碳中和的愿景實現貢獻出自己的非凡力量。”薛道榮看好太陽能行業的發展。對于道榮新能源來說,光熱+戶用清潔能源采暖只是邁向未來的第一步,還有更大的市場等待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