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目前已經有大約576,000㎡的太陽能集熱面積對61個區域供熱系統提供403MW的熱量。另外還有28個工廠564,000㎡(395MW)的集熱面積應用在運輸管道。以上數據來自2015年在法國圖盧茲(Toulouse)的SDH會議上丹麥的咨詢顧問Per Kristensen的報告。可廣泛復制應用的工廠概念是取得如此成功的部分因素。

根據Kristensen所說,大多數的工廠設計基本相同,設計標準已經發展了一段時間,建設一座太陽能光熱工廠已經形成了一站式方案。“超過十年的時間,性能保證被當作區域供熱廠的標準。”來自PlanEnergi的Per Alex Sørensen說到。幾乎所有對太陽能工廠有興趣的區域供熱公司在招標時都要求性能保證,以及認證機構對集熱器的測試報告。
通常,對集熱器的壽命保證也包含在內。由于集熱器的壽命會達到20至25年,這使得生產商不好處理性能保證問題。因此,對性能的保證一般采用和丹麥建筑業相同的標準:5年后,從視覺上來檢查集熱器是否有損壞。在丹麥的系統中,特別是正面的聚四氟乙烯箔涂層將會被檢查。
網站http://www.solar-district-heating.eu上,PlanEnergi的工程師針對一站式方案供應商和客戶,給出了性能保證具體如何工作的指南。在丹麥,供應商和客戶都按照該指南中的過程來進行。
滿負荷時保證瞬時性能
指南建議,將性能保證作為在固定操作狀態下可以指定集熱器瞬時輸出的方程式。滿負荷的狀態包括集熱器表面輻照,環境溫度以及集熱器的進出口溫度。使用一個安全系數來測量誤差。當工廠的安裝已完成時,性能將根據指南所描述的測量過程進行檢測。通常,檢測由咨詢顧問(如果有)或者方案供應商和部門工作人員一起完成。如果性能保證不能達到,則方案供應商將需要優化工廠來達到目標。“如果經過優化后仍不能達到性能保證,一個獨立的機構將會驗證結果。如果確實無法完成目標,那么客戶和方案供應商將針對工廠現狀達成一個和解協議或者走上法庭。但是到目前為止,這種情況從未發生過。”Sørensen說到。
優化運行的測試時間可能會長達一年
指南還包括對集熱循環中換熱器的性能保證。它保證換熱器初始側(太陽能集熱側)和連接側(區域供熱系統,通常儲熱介質為水)的溫度差不超過一個特定值,如在一定的傳熱功率(通常為滿負荷)下不超過3.5K。這種保證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溫差越大,意味著從集熱循環側到區域供熱系統一側的傳熱效果越差,這會導致低的太陽能收益。在工廠建設完成后,將會對換熱器的性能保證進行測試。
性能保證一定不能被錯誤理解為實際運行中工廠的輸出保證。方案供應商的職責在工廠完成時已經結束,因此實際的太陽能收益不受其影響,而是由一些操作變量來決定。“工廠完成后,到以最佳工況運行所耗的測試時間將會為兩周到一年。”Sørensen說到。

掃描二維碼關注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