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型智庫代表——美國進步中心發現,近年來一個新趨勢越來越明顯:中國清潔能源企業不再局限于從美國進口清潔能源技術而是積極“走出去”,在美國清潔能源領域進行直接投資。該智庫中國政策項目主任梅勒尼·哈特在近期發布的報告《現有模式與未來機遇——美國能源經濟中的中國直接投資》中表示,中國直接投資現已成為美國許多州和城市爭相爭取的對象,中國直接投資支持的綠色清潔能源項目,給美國帶來了大量新增就業崗位和稅收。梅勒尼·哈特建議聯邦政府應加大對中國直接投資的支持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進步中心是美國民主黨領導委員會的咨詢機構,核心優勢是能直接影響美國民主黨政府的決策,在克林頓和奧巴馬的競選、執政中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直接投資青睞美國
到2014年末,中國公司已在美國能源領域投資超過120億美元。這些投資使一些美國公司免于破產,并建立新的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站,建設新的清潔能源制造設備等。有分析師估計,到2020年,中國直接投資累計金額(包括能源領域及其它領域)可超過2000億美元。美國企業研究所中國海外投資追蹤指數顯示,到2014年末,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已達1萬億美元,美國是接受中國直接投資的第一目的國,數額為170億美元。據咨詢公司榮鼎集團測算,來自中國的直接投資給美國創造了80000個就業崗位,其中大部分是在清潔能源領域。
美國進步中心發現,中國公司在美國清潔能源領域進行投資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在當地新建項目,如建立太陽能工廠、發電廠等。這種新項目是州長、市長和當地官員們極力爭取的,因為這樣的投資能帶來可觀的就業和財政收入。另一種是并購美國本土清潔能源公司,或投資擴大其研發。這兩種形式都對美國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極有幫助。梅勒尼·哈特認為,綜合地理和其它因素來看,中國在美國能源領域投資可分為三個集群:化石燃料投資集群,主要集中在油氣儲存豐富的地區,如得克薩斯州、奧克拉荷馬州等;清潔能源投資集群,主要集中在新澤西、加利福尼亞以及得克薩斯等州;第三種投資集群主要靠人脈,取決于當地公司和當地經濟發展辦公室是否與潛在中國投資者有良好聯系。
美國如何吸引中國投資
美國進步中心指出,對想要吸引中國投資的美國地方政府來說,路徑簡單明確:加強當地的清潔能源刺激政策;加強和潛在中國投資者的人脈聯系。美國清潔能源領域吸引中國投資最多的地區,往往是因為RPS(即可再生投資組合標準)有吸引力。在過去一個世紀,美國聯邦政府給化石燃料產業提供了數以10億美元計的補貼、扶持資金、稅收優惠,以降低基礎設施建設和生產的成本。當清潔能源登場時,這個競技場是不公平的。清潔能源項目在投資成本上遠高于化石燃料項目。于是,各州出臺RPS政策,刺激對清潔能源的投資。在吸引中國對清潔能源項目的直接投資競爭中,一些州脫穎而出,加州就是其中一個。加州的RPS政策是要求新能源發電到2020年必須占到州公用事業用電量的1/3。因此,加州是美國太陽能裝機量最大的州,其電動汽車的使用也居于各州前列。加州的政策對外國投資很有吸引力。中國已在加州投資的太陽能項目超過1億美元,著名電動汽車品牌比亞迪(002594,股吧)還在加州開設了工廠。
新澤西州同樣在吸引太陽能投資方面表現突出。其RPS政策是要求電網公司并入某個最低限度的新能源發電。該州還出臺特別政策吸引投資者在垃圾填埋地等地塊建立太陽能發電廠。這些政策使新澤西州太陽能產業蓬勃發展,其太陽能裝機量在全美排第三。中國有諸多公司在新澤西州開展太陽能投資,如江蘇綜藝集團在新澤西建立了19兆瓦特的太陽能發電廠,新奧集團在新澤西一個垃圾填埋場上建立了4.3兆瓦特發電量的太陽能發電廠,等等。
人脈網絡是美國地方政府吸引中國直接投資的另一個關鍵,加州在這方面也走在前列。加州各個城市特別注意與中國發展相關商業與文化交流。例如,洛杉磯市專門成立了LAEDC(洛杉磯經濟發展公司),其主要業務就是吸引中國投資;舊金山于2008年成立了一家專門促進中美貿易與投資合作的公司——China SF(駐華辦公室),到2014年年底已成功引進50家中國企業前來投資。此外,加州城市之間還互相介紹資源。例如,洛杉磯郡得到比亞迪的投資后,郡長邁克爾·安東諾維奇將蘭開斯特市長雷克斯·哈里斯介紹給了比亞迪,這讓蘭開斯特得到了一個比亞迪電動汽車的制造項目。
聯邦政府應發揮更大作用
梅勒尼·哈特的報告認為,雖然美國在州、市層面的投資引進網絡在發揮良好作用,可其實聯邦政府能在這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因為聯邦政府在可調動的資源、人力、經驗方面都強于地方政府。因此,該智庫提議美聯邦政府應在近期采取以下三項措施,促進中國對美國清潔能源領域的直接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