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的恩努度畢業于環境工程專業,曾在一家德國公司工作。2010年6月,她機緣巧合接觸到來自中國的太陽能產品,立即被其新穎的設計理念和廣闊的市場前景所吸引,隨即創辦南非綠色非洲有限公司,專門代理中國浙江、上海、江蘇四家太陽能企業的產品。
恩努度告訴記者,中國太陽能產品種類繁多、操作簡便、價格合理,深受南非消費者歡迎。
事實上,與中國公司的貿易合作已給這位年輕的創業者帶來了豐厚利潤。她指著一個太陽能燈具興奮地說:“這個產品從中國進口的完稅價格大約是100蘭特(約合14.7美元),在南非市場上零售價能賣到160-200蘭特(約合23.5—29.4美元),利潤率是60%至100%;批發的話利潤可達40%至80%。”
中國企業還免費教會恩努度安裝復雜的太陽能系統。她正考慮雇用南非當地人,以滿足日后逐步增長的客戶售后服務需求。“中國產品不僅給我創造了財富,還為南非創造了就業,”恩努度說。
在今年3月南非舉辦的新能源展上,又有一批中國企業與她洽談合作。恩努度認為,南非是貧電國家,電價比較高,中國的太陽能產品在南非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如今,南非綠色非洲有限公司已不僅局限于南非市場,還通過互聯網等渠道將中國太陽能產品的生意做到了尼日利亞、萊索托等周邊國家。
事實上,恩努度的“綠色能源夢”只是南非人“中國緣”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中南經貿合作迅猛發展。目前,南非是中國在非洲的第二大貿易伙伴,中國是南非第一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目的國。
中南經濟結構互補性很強,尤其在高科技、金融服務、通訊和教育領域合作潛力很大。恩努度表示,未來將繼續加強與中國企業的貿易合作。她期待著南非和中國能在此次“金磚國家”峰會上進一步達成貿易協議,特別是在削減新能源產品關稅方面,給她所從事的行業帶來更為“利好”的環境;同時也希望中國相關機構進一步完善對太陽能生產企業的相關認證制度,為她這樣的海外客戶提供貿易仲裁渠道。
南非非洲研究所所長帕特里克·馬特魯在接受專訪時說,“金磚國家”普遍將南非視作進入非洲的門戶,南非與“金磚國家”的合作領域廣泛。盡管“金磚國家”同非洲國家存在產業層面上的競爭,但非洲國家不應把“金磚國家”看成威脅,而關鍵在于如何利用投資發展自己,如何通過技術轉移提高非洲國家的人力資源質量。
對于即將于14日舉行的“金磚國家”三亞峰會,馬特魯表示,“金磚國家”應借此機會倡導團結合作的文化,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促進國際金融體制改革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方面統一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