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該系統分析了一年中不同季節的典型日子,程序根據室外的天氣狀況和每個特定房間內進行的人類活動等標準,決定什么溫度和照度最適合每個特定房間。通常情況下,適應每個用戶在任何時候的熱力和照明需求都會涉及到更多的能源消耗,因為用戶要不斷調整空調系統,使其適應自己的喜好,這取決于每個人的主觀觀點。這項技術的目的是在個人舒適性和能源消耗之間找到平衡。
研究人員解釋說,根據外界的天氣條件、建筑內每個房間所進行的工作類型、可用的能源(可再生和傳統能源)以及每種能源的成本,該系統自主定義了一套解決方案,使建筑用戶在熱舒適、照明充足以及低能耗的情況下工作。
隨后,系統應用數學模型預測不同房間內外的氣候條件,以及建筑輔助可再生能源設施產生的能量,程序根據這些數據決定哪種方案最適合每個特定房間。研究人員表示,可以引入更多的標準,這樣系統就可以分析出更多的方法來改善用戶的熱和照明舒適度。
該系統運行一整年所獲得的結果已被應用到題為《Multiobjective control architecture to estimate optimal set points for user comfort and energy saving in buildings》的研究中,發表在ISA Transaction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