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人妻av,我在野外截取一段视频,天堂网2018,少妇人妻呻呤

歡迎來到清潔供熱分會!
掃碼關注我們
您所在的位置:
可再生能源“十三五”:開發建設應與消納利用并重
時間:2016-12-22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分享到


國家發改委12月19日對外發布了《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提出,到2020年,水電新增裝機約6000萬千瓦,新增投資約5000億元,新增風電裝機約8000萬千瓦,新增投資約7000億元,新增各類太陽能發電裝機約7000萬千瓦,投資約1萬億元。加上生物質發電投資、太陽能熱水器、沼氣、地熱能利用等,“十三五”期間可再生能源新增投資約2.5萬億元。比“十二五”期間增長近39%。

 

截至目前,《水電發展“十三五”規劃》、《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生物質能發展“十三五”規劃》等四個專項可再生能源規劃都已經對外發布。這意味著“十三五”期間可再生能源的規劃體系已經完備。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朱明記者分析,“十三五”期間,需要進一步轉變可再生能源發展理念,從強調可再生能源開發規模和速度逐步轉變為重視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平,行業管理的重點由開發建設管理轉移到開發建設與消納利用并重,更加重視可再生能源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局部地區風電已具備平價上網條件

 

根據國家能源局的統計,到2016年10月底,全國水電、風電、光伏發電并網裝機分別為3.28億千瓦、1.4億千瓦、7500萬千瓦,裝機規模均位居全球首位。

《規劃》提出了“十三五”期間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一系列目標。

 

具體來說,在可再生能源總量指標上,到2020年,全部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7.3億噸標準煤。其中,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利用量5.8億噸標準煤。

 

在可再生能源發電指標上,到2020年,全部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6.8億千瓦,發電量1.9萬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27%。

 

朱明介紹,2015年我國可再生能源消費占比已達10.8%,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比例已達25%,可再生能源已進入大范圍增量替代和區域性存量替代的發展階段。

 

《規劃》也提出了可再生能源供熱和燃料利用指標。到2020年,各類可再生能源供熱和民用燃料總計約替代化石能源1.5億噸標準煤。

 

在可再生能源經濟性指標上,到2020年,風電項目電價可與當地燃煤發電同平臺競爭,光伏項目電價可與電網銷售電價相當。

 

朱明介紹,一類資源區風電價格已從每千瓦時0.51元下降到0.47元,在解決限電后局部地區已具備平價上網的條件。

 

光伏技術進步使‘十二五’時期組件價格下降了60%。今年開始,我們推動實施的光伏領跑者行動計劃,探索用市場配置資源并發現價格,有效促進了光伏發電上網電價的顯著下降,最低電價已下降到每千瓦時0.5元左右。”朱明分析。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時璟麗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光伏實現在用電側平價上網目標比較容易,但要實現發電側平價上網目標要等到2023年左右。

 

到2020年基本解決水電棄水問題

 

由于可再生能源發電面臨“棄水、棄風和棄光”的問題,因此無論是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指標還是經濟性指標,實現起來并不容易。

 

國電集團副總經理謝長軍介紹,今年上半年全國“棄風率”達到21%,超過了2013年的17%,達到歷史最高值,三北地區七個省區達到或者接近20%,新疆和甘肅甚至達到了47%和45%。

 

“前十個月全國棄風棄光棄水電量980億千瓦時,這嚴重影響了可再生能源企業的效益和積極性。”朱明分析。

 

為此,《規劃》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并網運行和消納指標。結合電力市場化改革,到2020年,基本解決水電棄水問題,限電地區的風電、太陽能發電年度利用小時數全面達到全額保障性收購的要求。

 

發改委強調,借助已建的特高壓外送輸電通道,加快新疆哈密、寧夏寧東等地區配套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建設,確保2020年前可再生能源項目全部并網發電。

資料顯示,目前已建輸電通道有哈密-鄭州±800千伏直流、寧夏-山東±660千伏直流、高嶺背靠背等三條;在建的輸電通道有錫盟-山東1000千伏交流、錫盟-江蘇±800千伏直流、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交流、上海廟-山東±800千伏直流、晉北-江蘇±800千伏直流、寧東-浙江±800千伏直流、酒泉-湖南±800千伏直流、扎魯特-山東±800千伏直流等8條。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問題在于輸電通道的建設周期比較長,且受電地區由于電力過剩存在接受外輸電意愿不足的問題。

 

為此,發改委提出,國家將力推可再生能源指標考核約束機制指標。建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一次能源消費總量中可再生能源比重及全社會用電量中消納可再生能源電力比重的指標管理體系。到2020年,各發電企業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發電量與燃煤發電量的比重應顯著提高。

 

記者獲悉,在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度和綠色電力證書的交易機制的基礎上,我國現行的可再生能源電價政策也將出現相應的調整。

 

《規劃》提出,逐步將現行差價補貼模式轉變為定額補貼與綠色證書收入相結合的新型機制,同時與碳交易市場相對接,降低可再生能源電力的財政資金補貼強度,為最終取消財政資金補貼創造條件。

 

目前,我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實行標桿電價制度,高出當地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的差價部分,通過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予以補貼,基金的主要來源是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截至目前其已經上調了5次,達到1.9分/千瓦時。

 

此前發改委價格司副處長支玉強曾經透露,截至今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累計達到550億元,今年預計將突破600億元。

 

原標題:“十三五”可再生能源 新增投資2.5萬億

 

【稿件聲明】:
文章轉載自合作媒體或其它網站,僅為傳播信息,不意味著贊同文中的觀點或證實文中的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盡快刪除。本網站標注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源:CCMSA清潔供熱分會。

CopyRight 2022 清潔供熱分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4290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