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8年7月,云南一通太陽能就通過了澳大利亞SAI全球認證審計計劃的現場審核,并于2009年4月通過產品認證;2010年8月10日,云南本土太陽能企業太標榮獲了“品牌中國金譜獎——中國太陽能行業十大領袖品牌”;2009年,太陽能家電下鄉政策出臺,太標、一通、頂好、和昊、興紅、滇虹、好日子、火鷹、美樂福、清大、同樂、英科瑪、中建博能等13家云南太陽能企業先后中標;重慶、廣東、廣西、貴州、湖北、湖南、四川等7個省份直轄市均有太標太陽能的銷售和服務網絡;一通太陽能產品先后銷售到越南、老撾、緬甸、泰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
從以上數據和信息不難看出,以太標、一通、同樂等為代表的云南太陽能企業早已走出家門,邁出了拓展全國市場乃至國際市場的步伐,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有理由相信,云南太陽能企業的擴張之路已經由最早的“產品擴張”走向了“品牌擴張”,“云南太陽能品牌”異地擴張之路也必將越走越遠,愈走愈穩。
擴張契機:借“家電下鄉”大舉拓市
云南是我國較早發展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的省份之一,但在發展過程中由于產品及其他一些原因,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市場上太陽能企業數量雖多,但能夠叫響的品牌并不多,市場雜而亂。
直至2006年,云南相關部門開始重視本土太陽能產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2009年,國家為了支持太陽能產業的發展,將太陽能熱水器列入“家電下鄉”產品行列,這給云南太陽能生產企業帶來了一次全新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農村能源熱利用專委會云南太陽能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夏朝鳳告訴記者:“2009年太陽能家電下鄉政策出臺,由于云南很多太陽能企業的經營理念還沒有跟上,并沒有引起重視,所以在全國93家中標企業中云南僅有太標和一通2家太陽能企業中標。而正是憑借太陽能家電下鄉的良機,這兩家企業完成了一次華麗轉身,無論從品牌知名度還是產品銷量上都異軍突起,成為了云南太陽能企業的領頭羊。正因為這兩家企業的成功,再加之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在第二批76家全國太陽能企業中標名單中,云南企業占了13家,新增加了頂好、和昊、興紅、滇虹、好日子、火鷹、美樂福、清大、同樂、英科瑪、中建博能11家企業,而第一批中標的太標和一通也擴大了中標的范圍和產品系列。”
夏朝鳳還特別表示,今后5年,云南省太陽能熱水器的產能目標是300萬臺,太標一家有望獨占100萬臺。作為全國知名品牌的太標太陽能,躋身全國行業前5強是非常有可能的。太標太陽能市場部賈部長對此十分肯定地告訴記者:“借助太陽能下鄉政策,太標已經逐漸完成了從‘云南知名品牌’向‘全國性品牌’的轉變。”
太陽能下鄉政策無疑是云南優秀太陽能企業集體向全國擴張的絕佳機遇,讓云南太陽能企業品牌影響力向全國滲透。同時,太陽能下鄉也對云南太陽能市場進行了一次“洗牌”,也正是此次“洗牌”,為云南太陽能品牌帶來了更大的本地市場空間,為其擴張之路奠定了更為深厚的基礎。
國內擴張:全面覆蓋南方,蓄勢待發北方
截至目前,太標太陽能在省外已經建立了300多個營銷網點,一通太陽能在全省及周邊國家和地區已建立經銷點160多個,同時也在積極建立物流基地,從而降低產品的物流成本。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云南太陽能企業的異地擴張路線主要集中在西南片區。太標太陽能下鄉中標區域包括重慶、廣東、廣西、貴州、湖北、湖南、四川等7個省區直轄市,一通太陽能也主要覆蓋西南地區。相對南方市場,云南太陽能企業在北方市場的表現略顯薄弱。“云南太陽能企業暫時沒有進入北方市場除了區位因素外,主要還有交通運輸成本的原因,而且云南太陽能企業之前的主要產品是針對南方市場。不過據我了解,云南很多知名企業的產品開發已經突破了這個局限,產品已可全國通用了,沒有任何障礙。”夏朝鳳如是說。
對此現象,賈部長表示:“對于北方市場,沒有進入是存在客觀原因的,而且我們現在的主要任務是站穩腳跟,把西南市場做大做強,在西南地區占領了充足的份額以后,我們還會進一步向北方發展。在所有太陽能下鄉中標企業中,太標目前的銷量和品牌影響力名列前茅,實踐證明太標有實力實現全國擴張。”
出口擴張:拓展南亞東南亞,爭取歐州市場
云南作為中國連接東盟的橋頭堡,與其他省份相比在出口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據賈部長介紹,南亞、東南亞的出口貿易也將會成為太標重點拓展的業務。與此同時,云南一通太陽能在出口方面顯得更加積極,除了利用云南地域優勢積極拓展,產品先后銷售到越南、老撾、緬甸、泰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此外,一通太陽能已經通過了澳大利亞SAI認證,目前正在爭取通過歐洲CE認證,爭取能批量出口到澳大利亞及歐洲國家。
同時,除了太標和一通兩家企業,同樂太陽能、現代陽光太陽能等多個云南本土太陽能企業也在積極開展異地擴張之路。
擴張思考:內外兼修,走穩每一步
我們在看到云南太陽能品牌急速擴張為企業帶來效益和影響力的同時,也看到了快速擴張帶來的后續問題,如產品質量、售后服務、研發創新等問題。
“在云南本土太陽能企業不斷向外擴張的同時,很多外來企業也看到了西南片區巨大的市場潛力。與很多外地企業大興土木在異地興建廠房大肆擴張相比,云南企業相對比較保守,僅對銷售渠道和銷售網絡進行布點。同時,云南太陽能企業現在正在轉變經營理念,很多企業已經走出了家族式的管理模式,開始注重引進和培養經營人才。”夏朝鳳說道。
就太標太陽能而言,雖也有異地建廠房的想法,但在操作上走得更加穩妥。賈部長告訴記者:“目前,太標這樣穩扎穩打的原因主要有幾點:一是產品開發。之前的產品在研發時主要面對的是西南市場,我們現在已經研發出了適合北方地區使用的太陽能產品;二是人員配備。之前的人員配備僅僅是足夠西南市場的鞏固和穩定,目前我們不斷從國內知名太陽能廠家聘請高級管理和技術人才,太標現在完全有實力將擴展版圖延伸至北方;三是太標已經在家電下鄉過程中實現了由“西南品牌”到“全國品牌”的升級,我們每走一步都能穩扎穩打,先修煉好自身內功,再對外擴張。”
當在央視看到云南太標太陽能的廣告時,第一感覺就是云南有了自己的全國性太陽能品牌了。云南作為太陽能資源大省,并且太陽能利用也屬于較早的省份,在前幾年卻一直沒有一個可以叫響全國的品牌,這對云南來說無疑是一種尷尬。近年來隨著政府政策的支持,云南本土太陽能企業的經營理念不斷轉變,企業規模也在逐步壯大,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云南優秀的太陽能企業確實走出去了,不僅輸出了產品,更打響了品牌。
云南太陽能品牌企業的成功擴張或許可以帶給云南家居企業更多啟示:快速擴張可能會讓企業在短期內獲得利潤,但也容易引發一系列問題;穩步擴張或許無法立竿見影,但卻給了企業足夠的時間來修煉內功,直至羽翼豐滿、能抗擊風浪后再強勢出擊,從而獲得最終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