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了解,該太陽能研究院依托上海交大制冷與低溫工程學科20人的教授研究員、83人的博士生隊伍及其他技術人員的實力,將建筑結合太陽能供熱與制冷為特色,重點研究太陽能制冷、太陽能工業加熱與干燥,為太陽能市場的擴張提供技術支撐,并為力諾瑞特等太陽能企業的科研創新能力提升和持續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目前,我國太陽能熱水器年產量突破4000萬平方米,保有量達1.45億平方米,占全世界總量的70%左右,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國和使用國。然而,據專家介紹未來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的規模將超過萬億,國內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利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低溫的熱水階段,而在太陽能中高溫利用如太陽能空調、熱發電等領域仍存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但目前行業依然技術創新乏力。據上海交大制冷專家稱,上海交大選擇與力諾瑞特合作,并非僅僅看中了其在太陽能行業內的領先地位,他們更加注重的是企業的技術實力。而力諾瑞特始終以技術為根本,不斷引進世界先進的太陽能熱利用技術,經過消化、吸收、再創新,在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和太陽能中高溫利用領域取得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并引領國內太陽能行業進入太陽能中高溫利用新時代。不久前,力諾瑞特與清華大學合作研發的太陽能中溫集熱技術順利通過中國工程院院士、專家團驗收,集熱溫度達到150℃,填補國際空白,使太陽能空調、太陽能采暖等成為現實。力諾瑞特在技術領域的眾多作為,都成為上海交大選擇與之聯手的關鍵因素。
上海交通大學太陽能工程中心在太陽能制冷采暖、低品位熱能制冷技術等研究領域具有雄厚的實力,是國際國內有影響的研究機構。早在2008年,力諾瑞特就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作共同完成上海建科院太陽能項目,實現了該建筑從熱水、采暖、空調、照明用電全部來自太陽能的低碳目標,獲得建設部綠色一等獎。此次力諾瑞特牽手上海交通大學成立太陽能研究院,將有效整合雙方在人才、技術、科研、生產、資源等方面的優勢,進一步完善太陽能產業的產、學、研體系。據中國太陽能協會秘書長羅振濤介紹,“我國太陽能產業發展迅速,但大多數企業研發實力比較薄弱,隨著太陽能行業對高端技術的支撐要求日益加大,校企合作成為聯接科研與發展的重要模式。”在此方面,力諾瑞特先后與清華大學、德國斯圖加特大學、山東建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高校合作,在中高溫熱能應用、檢測技術、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和制冷空調等領域樹立了校企聯合技術攻關的專家形象,為太陽能行業的進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調查分析顯示,目前我國已經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后世界第三大空調市場,占全世界空調市場利用率的12%。“太陽能空調的研制成功,及未來的產業化推廣應用,將有效緩解我國夏季因空調制冷而造成的用電緊張的問題。我們有信心在校企聯合的技術依托上,利用最前沿創新的國際科技水準,拉動太陽能空調產業鏈,力爭撬動國內萬億元太陽能空調市場,為我國新能源事業做出巨大貢獻。”國際制冷學會制冷設備專業委員會副主席王如竹如是說。
背景鏈接:
上海交通大學與山東力諾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雙方本著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合作共贏的目的,合作建設上海交大-力諾瑞特太陽能研究院,將為力諾瑞特公司科研創新能力提升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持久動力,為上海交大的人才、技術服務于太陽能產業和國民經濟搭建舞臺。
雙方在研究院基礎上,聯合進行技術攻關,積極爭取和承擔國家和地方政府科研計劃和課題任務。具體研究方向擬包括:太陽能空調、制冷技術與產品研發,太陽能建筑一體化供熱采暖技術研究開發,太陽能工業加熱與干燥,高效太陽能集熱器與系統技術研究,太陽能海水淡化技術,太陽能熱發電,市場戰略研究,人才培養與合作等八大方面。預期該研究院將建設成國知名的太陽能研究機構,為太陽能市場的擴張提供技術支撐,為提升企業知名度和品牌形象發揮積極作用,并構筑成為太陽能研究領域人才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