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矚目的2016年全國兩會3月3日在北京隆重召開。值此各界代表和委員參政議政、表達行業訴求、爭取政策紅利的重要契機,中海陽再次起草并通過全聯新能源商會提交了《關于扶持太陽能光熱發電產業發展的提案》(以下簡稱《提案>),這也是繼2014、2015兩度起草光熱發電相關提案并獲得答復后,再次為光熱行業發展發聲。
中海陽在《提案》中提到,2015年新能源行業在國內外市場的雙重提振下,發展始終維持高位。作為一種較為穩定、環保的清潔能源,太陽能光熱發電產業可助力傳統產業的平穩轉型、消納過剩產能、擴大就業等,并盡早實現能源體系從以燃煤為主向完全清潔且可再生能源體系的轉變,因此已成為全球多個國家重點支持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目前,我國針對光熱發電產業出臺多項支持政策,特別是國家能源局12月印發《太陽能利用十三五規劃征求意見稿》,擬計劃到2020年累計完成光熱電站裝機10GW,預計總投資額達3000億元,政策激勵將是光熱行業發展的巨大利好。為此,《提案》建議盡快出臺合理的光熱發電電價政策。其中談到,光熱發電產業自納入“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底遲遲未能獲得示范項目的電價,由于電價制定政策不清晰,導致企業及投融資機構無法對項目形成預期,影響項目融資、推進,亟需出臺合理的電價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光熱發電電價問題同樣也是中海陽起草的前兩次提案中的重要內容,而國家能源局在前兩次答復中均對此進行了說明,態度也更加積極務實。在去年的答復中,能源局表示將綜合評價示范項目的經濟指標,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研究確定示范項目上網電價,明確太陽能熱發電的電價政策。為此,中海陽兩次起草提案并切實推進行業發展之舉也贏得了行業普遍贊譽。
在此次提案中,中海陽還建議將太陽能采暖列入國家支持示范項目,倡導以太陽能熱為主,輔助其它可再生能源或天然氣,供給工農業生產、生活中各種溫度段熱的需求,以解決廣泛使用石化能源造成包括霧霾現象等的環境問題。提案建議我國設立專項課題,研究使用清潔能源與使用傳統石化能源(包括燃煤的清潔燃燒)的經濟性比較方式,以扭轉人們根深蒂固的市場價格對比的思維模式。此外,提案還提出建立權威光熱檢測、檢驗、認證平臺,培育光熱發電設備供應商及系統集成商。
分析人士認為,中海陽起草的前兩次提案對光熱發電相關政策出臺、示范項目啟動,都起到了很大作用,其中,去年中海陽提案中建議的盡快啟動光熱示范項目,在能源局的答復中即予以明確,并承諾將組織有關省(區)申報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實施方案,按照技術先進性、設備國產化程度、成本競爭力進行綜合評估,確定一批示范項目,而且在當年9月即發布通知,啟動示范項目申報工作。因此,本次提案也有望成為光熱元年里1GW光熱示范項目加速落地、光熱電價盡快出臺的催化劑,并將在諸多方面推動我國光熱發電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