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光熱發電專委會秘書長周洪山就此表示,商會本身并不制定政策,但中海陽等光熱發電企業通過各種途徑和渠道發出的聲音卻在一定意義上提高了政府的重視程度,加快了光熱發電行業前行的步伐,對國家政策制定、行業的快速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在談到發起光熱提案的背景時,周洪山談到,我國光熱發電行業已經有了連續多年的技術儲備,一是光熱發電本身與傳統的火電是很類似,穩定性好,在電網中可以作為一個基礎的電源來承擔電網的基礎調峰調頻作用。二是可以與其他能源形成互補,光熱本質上是地面大型的熱力電站,是系統龐大的工程。單個項目規模一般都是50兆瓦以上,初投資就要人民幣10幾億甚至20億。可以消化傳統產業的過剩產能,包括玻璃、鋼材等,擴大社會就業;三是不僅民營資本有所介入,甚至包括部分央企、國企、電力公司等都在該領域進行了布局,行業發展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
據周洪山介紹,該《提案》最早由商會的常務副會長單位中海陽負責起草,并提交給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商會組織了部門專家學者、有關領導、業內代表性企業,在聽取了中海陽相關負責人的講解之后,對提案某些關鍵點進行了細化和優化,然后按照全國工商聯的要求進行了上報,可以說準備得相當充分,最終也得到了國家能源局的答復。而且,在2014年全國兩會上,中海陽也曾通過商會牽頭起草《關于扶持太陽能光熱發電產業發展的提案》,并獲得了國家能源局的答復。
對于連續兩年提案、兩次得到國家能源局的答復,周洪山表示,如果比較一下兩次回復的內容就可以看出雙方的差異,因為去年的情況和今年已經有了明顯不同,無論是在光熱領域跑馬圈地的企業數量、國家能源局的重視程度都不可同日而語,整個產業已經實現了很大的飛躍,而且中海陽連續兩年起草的提案都不是紙上談兵,對國家政策制定具有諸多可借鑒和可采納之處,因此國家能源局的答復也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意義。
同時,周洪山還就此盛贊中海陽,一是在光熱產業布局方面具有前瞻性和長遠眼光,形成了光伏和光熱互補的局面。二是在活動方面,中海陽連續5年承辦辦新能源商會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之光熱發電專業論壇,不遺余力地推動產業向前發展。三是在光熱政策推動方面,不是只為自身做強做大,而是有一盤棋的統籌考慮,為產業政策出臺貢獻巨大。而且,中海陽還和新能源商會一道,舉辦了大量的論壇、座談交流等活動,并配合十三五規劃做了大量調研,可以說為相關政策的出臺、提案最終獲得國家能源局回復起到了重要作用。
周洪山還表示,在優化提案的過程中,新能源商會也吸納和聽取了圈內很多公司的建議和意見,包括中廣核、首航光熱、中控、國家智庫、水規院、電規院、光熱聯盟等,大家都做了很多貢獻。商會希望大家能夠“和諧”地一起推動光熱發電快速發展,并讓大家都能受益。
來源:新華能源(光熱提案獲回復 新能源商會點贊中海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