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安市保障性住房康居花園,每家每戶陽臺上都安裝了壁掛式太陽能熱水器, “都是政府免費安裝的,一年四季都有熱水用,能節省不少電費。”一位住戶對前來采訪的記者開心地說。記者了解到,康居花園小區除了壁掛式太陽能熱水系統外,還有雨水回收系統,澆花、洗車的水都來自于這套系統,小區內的路燈也是太陽能供電。小區計劃建設2504戶,目前建成1433戶,已有500多戶入住,里面既有拆遷安置戶,也有公租房。
近年來,淮安市重點推廣地源熱泵及太陽能光熱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應用,淮安市墻體材料改革和建筑節能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沈洪全告訴記者,在江蘇省要求12層以下住宅必須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基礎上,經過幾年試點,淮安市自2014年1月1日起,在全省率先要求所有居住建筑都要統一設計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占地2萬平方米以上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都要配套建設雨水回收系統,真正實現了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規?;⑷婊茝V應用。
自2011年被正式列為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城市以來,淮安市已完成示范項目88項,總應用面積682.98萬平方米。與使用常規能源相比,示范項目每年節約標準煤2.2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66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460噸,減少粉塵排放230噸,對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減少霧霾天氣發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據康居花園壁掛式太陽能熱水系統建設方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套系統在淮安市乃至江蘇省采用較為普遍,與傳統的屋頂集中式太陽能不同,壁掛式太陽能更加適合高層安裝,“高層對水壓要求高,若是將太陽能安裝在屋頂,回水路線長,熱量流失大。安裝在每一戶的外墻上,我們有分層供壓的設計。”
記者注意到,這套系統的太陽能水箱也有些“特別”——一個個圓筒豎直擺放。施工現場一位小伙子告訴記者,這樣的水箱里冷熱水共存但混合的部分很少,因為冷水和熱水比重不同,“上面出熱水,下面進冷水,這樣可以保證水壓,不用切斷冷水來源就可以直接加熱。”至于小區已經建成的近50盞太陽能路燈,“太陽能轉化效率比較高,一年下來基本沒用過城市供電。”上述負責人說。
在淮安市淮海南路與延安路交匯處的清江人家小區,地源熱泵空調系統已經建成,150平方米的機房里有三臺機組,可以滿足13.66萬平方米的冬天供暖和夏天制冷需求。按照夏天使用5個月,冬天使用4個月,每天使用設備6到8小時測算,每年費用比空調節省三分之一。同樣,這套空調系統也是免費提供給住戶的。該項目是省級建筑節能專項引導資金項目,該小區也因此獲得了二星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