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改變盲人生活
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企業,從2011年起,太陽雨通過生活、學習條件的改善和技能扶持,連續5年持續援助西藏盲校。
除了盲文打字機、校車、冬衣等日常物資的捐贈,太陽雨公益慈善基金于2011年捐建43套太陽能熱水系統,第一次讓盲校的百余名師生擺脫了一年四季冷水的艱難,讓他們在冬天也能隨時用上熱水。2013年,太陽雨捐建的盲童音樂廳更采用了太陽能整體采暖解決方案,徹底解決了孩子們冬季無法正常學習的困境。而此次升級完成的太陽能電力系統部分,將最大限度地改變盲校用電短缺問題,實現24小時免費電力地供應,解決盲校基礎用電的難題。
“現在盲校有134名學生,其中有一小部分屬于弱視,能夠看到一點點的光亮。夜晚有燈亮對他們的幫助很大。電費成了每個月盲校最大的開支。家庭太陽能電站的建成,不僅可滿足盲校的教學、生活等電力需求,還可以在未來并網發電條件成熟時,將多余的發電量并入國家電網,賣給供電公司,成為盲校穩定的日常理財重要方式,進一步改善盲校的生活狀態。”西藏盲校的阿珍校長笑著對來訪嘉賓介紹。
盲人的出租車夢想
第一年見到羅布,他說他的理想是當一名出租車司機。
第二年見到他,他仍然堅持這個夢想。
對于一個盲人來說,開出租車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但是他的老師卻鼓勵他說:“你的想法很好,但我們盲人由于視力障礙是不能開出租車的,但如果你學好本領,可以管理一家出租車公司,讓更多的人來幫助你開出租車。”
就這樣,一個不可能的夢想被保留、被孵化。創造實現夢想的途徑是太陽雨公益慈善基金這些年來堅持為西藏盲童所做的努力。
太陽雨與西藏盲校已經結識5年。5年里,除了生存物資的援助,太陽雨更關注盲童內心的心理所需。盲童雖然看不見,但是他們對音樂卻有著一種執著的熱愛,他們歌聲中那種直擊靈魂的力量讓傾聽者動容。
2012年,為了讓盲童展現天賦,也讓更多的人了解和關愛盲童,太陽雨公益慈善基金攜手韓紅、趙天宇拍攝了首部西藏盲童純公益微電影《假如失去三天光明》。拍攝期間得知盲校原有的音樂廳被冰雹壓垮,孩子們唯一的練習場所不復存在。隨即,太陽雨公益慈善基金聯合韓紅愛心共同設計、修建了一座典型的西藏民族風情音樂廳,因考慮到入冬后室內的寒冷將不適宜孩子們練習,一整套太陽能供暖設備同期建成。而幫助德慶玉珍參加天津衛視《幸福來敲門》,更是太陽雨公益慈善基金幫助盲校孩子自我實現的一次大膽嘗試。
“公益不是單純的物質依賴,它更需要精神上的疏導,創造條件、搭建平臺,讓被援助的群體能夠實現自我的價值追求,這才是科學、可持續的公益行為。”太陽雨公益慈善基金工作人員指出。
企業公益的根本在于產品及項目的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