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正試圖解決很多城市的污染難題,為此大力提倡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該計劃料將為銅開辟一個重要的全新需求來源,因為太陽能面板的纜線和風力渦輪機的部件都需要使用到銅。
基于政府和行業對中國清潔能源增長做出的預估,據外媒計算得出,這個新能源領域的需求料將推動全球銅消費在未來五年提高約200萬噸或2%。
對于全球大宗商品貿易巨頭嘉能可(Glencore)和自由港麥克默倫銅金礦公司等主要礦商而言,這是個罕見的好消息。上述礦商在過去一個月已經宣布減產,因為受疲弱需求和充沛供應的打壓,倫敦期銅價格跌向近六年低點。
來自中國的額外需求反映出全球范圍內的一種趨勢,有更多政府尋求采用更清潔的能源,以對抗污染和氣候變化問題。
國際銅業協會(ICA)亞洲區可持續能源團隊主管Mayur Karmarkar表示,“中國當前的太陽能和風能產業發展速度位居世界前列。自從扶持政策出臺后,政府制定的計劃基本上每年都可以足額或者超額完成,”
由于公眾對于霧霾和環境問題越來越不安,中國已向污染宣戰,承諾將放棄幾十年來不計代價發展經濟的模式。中國最新的經濟發展五年規劃中將包含新的污染治理目標,料將為可再生行業再注入一劑強心針。
一家全球性銅礦企業駐新加坡的消息人士表示,“中國的可再生能源有可能推動新的銅需求出現,特別是如果人們認真看待可再生目標的話。我認為當前的市場忽視了這一潛在的需求來源。”
發電需求龐大 銅或最早脫離供應過剩狀態
由于傳導性較好,銅纜在電力輸送時的損耗較低,因此在所謂的綠色發電行業的使用量比傳統熱電廠要大得多。
據行業平均預估,風力發電容量至2020年料達到250GW。每GW風力發電容量需使用約3,850噸銅。
另外,未來五年中國電動車行業需求將穩步增長20萬噸左右,等同于超過200萬噸的銅用量,目前對這段時間銅消費總量的預估約為1.05億噸。
國際銅業協會的Karmarkar指出,綠色科技成本下降,將有助于促進此類技術在中國與其他地區獲得加速應用。可再生能源的成長,對于促進發電站與城市之間的連結也有所幫助,包括以銅打造變壓器。
中國再生能源行業對銅需求日益增加之際,澳洲銅業與煤業巨擘力拓執行長上周表示,銅市可能在兩、三年內轉變為結構性短缺,因為發電廠的總體需求,將令銅成為第一種脫離供應過剩狀態的大宗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