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國兩會即將于3月3日拉開帷幕,光熱發電行業今年再提議案,呼吁扶持光熱發電商業化示范項目的開發。
這份名為《關于扶持光熱發電商業化示范項目開發的提案》(以下簡稱“《提案》”)由中海陽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首航節能光熱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廣核太陽能開發有限公司等行業領先企業共同起草,通過全國工商聯提交全國兩會。
《提案》指出,光熱發電是最有條件逐步替代火電擔當基礎電力負荷的新能源。經過多年來的穩步發展,制約我國光熱發電的核心設備和關鍵配件問題、系統集成問題等都已經解決,技術日趨成熟和完善,但缺乏的是資金和政策的支持,總體來看,我國現已具備了啟動光熱發電市場的基礎條件。
為盡快啟動一批光熱發電商業化示范項目的建設,盡早集中建成幾個大型光熱發電基地,《提案》建議盡快出臺系統的政策扶持框架,具體建議如下:
(一)盡快出臺《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技術要求及申請報告大綱》(以下簡稱《大綱》)
《大綱》是指導我國光熱發電示范項目開發的框架性綱領文件,可使我國光熱發電商業化示范項目的申請開發有章可循。2014年國家能源局已組織對《大綱》進行了征求意見討論,但至今未能形成終稿予以發布,建議2015年內盡快研究出臺。同時,建議由相關部門牽頭,在西部規劃幾個大型光熱發電能源基地,實現規模化、集中化發展。
(二)加大政策激勵
第一,將光熱發電納入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支持范疇。國家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5年1月1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400億元的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重點支持處于“蹣跚”起步階段的創新型企業,孵化和培育面向未來的新興產業,建議將光熱發電納入該基金支持范疇。
(三)明確電價政策出臺時間表
合理的上網電價是推動光熱發電商業化示范工程開發的關鍵,建議明確電價及相關政策出臺時間表。為鼓勵發展儲能技術及應用,建議就2020年前建成投產光熱電站,按儲能級別設定上網標準電價:配備7.5小時以上儲能項目上網電價1.3元,配備4小時以上儲能項目上網電價1.25元,配備1小時以上儲能電價1.20元,無儲能電價1.15元,電價補貼期限25年。
(四)加強企業裝備、技術創新支持力度
目前國內一部分光熱企業的技術裝備實力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但由于我國光熱發電尚未實現產業化發展,缺乏大規模的實戰應用案例,對國內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受到很大限制。對此,建議加大對光熱核心裝備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勵企業研發光熱核心技術,實現光熱關鍵裝備國產化量產,在政府支持的第一批示范電站項目中明確一定的國產化比例,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光熱設備制造企業。
(五)創新項目融資模式
另一方面,合理推廣PPP融資模式(公私合作模式)在光熱發電領域的應用。為確立合理的風險分擔機制,國家有關政府部門應從政策保障、法律法規、價格體系、參與者合同標準等各方面制定相關政策,完善光熱發電領域PPP融資模式的具體操作規程。
在2014年全國兩會上,上述提案的起草方也起草了《關于扶持太陽能光熱發電產業發展的提案》,該提案最終獲得國家能源局的答復,復函針對提案中提到的相關問題給予了明確回復,具體內容請閱讀國家能源局答復扶持光熱發電產業發展的政協提案。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全國兩會現已成為社會各個行業代表為行業代言的輿論場,兩會提案極易通過兩會平臺獲得大范圍傳播,更有不少行業通過兩會爭取到了政策層面的諸多支持。對于亟需政策扶持的光熱行業,我們也迫切需要在每年的全國兩會上發聲,以表達訴求,尋求支持。
事實上,光熱發電行業甚至整個光熱行業每年的提案都屈指可數,這主要是因為光熱發電產業的兩會代表幾乎沒有,加上沒有良好的社會認知基礎,愿意為光熱發電代言的行業外代表更是難尋。這讓光熱發電產業幾乎喪失了這一推廣產業、爭取政策扶持的平臺機遇。
以中海陽為代表的光熱行業企業從產業發展的大局出發,通過自有資源和渠道向兩會提交支持光熱發電產業發展的提案,為行業在這一高層次平臺上發聲創造了機會,幫助提升了光熱行業整體的輿論和社會影響力,為推動產業政策的出臺貢獻了力量!這一點值得肯定,我們也期待能有更多的行業企業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幫助推動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