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有多個省區市將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強制安裝突破12層的限定。目前,皇明、力諾瑞特、天普、邁能等企業紛紛推出了太陽能與其他能源互補的綜合系統,以擴大太陽能光熱系統在建筑中的應用市場。IMSIA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相關負責人指出,多能互補是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將大力支持和推動多能互補以及太陽能采暖。
2013年年初,山東省率先提出符合條件的建筑項目,將在12層以上建筑中推廣和應用太陽能光熱系統。濟南市明確規定,自2014年起濟南全市100米以下新建建筑高層和集中使用熱水的公共建筑強制推廣使用太陽能。
河北省石家莊市也提出,“十二五”期間在具備條件的12層以上住宅和醫院、學校、賓館等高層建筑,實施應用太陽能熱水系統。
湖北省武漢市規定,自2013年7月1日起,武漢市內新建、改建、擴建18層及以下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須達到100%;18層以上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須達到30%。
隨著有關支持政策提高樓層,太陽能與建筑如何更好地結合,這是行業發展的難題。對此,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搪瓷承壓水箱專業委員主任朱慶國表示,新建建筑樓層越來越高,傳統的太陽能熱水系統難以滿足居民生活需求,需要企業不斷創新,提供多能源與建筑相結合的生活熱水、采暖整體解決方案和高效耐用的產品。如邁能近期推出的太陽能燃氣一體機不僅備受地產商、設計院、太陽能企業關注,還開創了太陽能應用的新品類。
5月20日,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太陽能建筑一體化專業委員會、中外綠色人居論壇組委會、國際銅業協會聯合主辦,IMSIA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承辦的第二屆“邁能杯”國際太陽能建筑創新應用大賽也再次啟動。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副主任、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太陽能建筑一體化專業委員會主任梁俊強表示,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技術的應用是建筑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家能源戰略、防治大氣污染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邁能杯”大賽有利于引領和推動太陽能建筑行業發展,也必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風向標。
據國家能源局網站統計資料顯示,2013年全國城鎮太陽能光熱應用建筑面積達到27億平方米。IMSIA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對2013年光熱建筑應用項目的抽樣調研數據顯示,92%的項目使用熱水系統,1%的項目使用采暖系統,6%的項目采取熱水系統與采暖系統相結合的方式,1%的項目采取熱水、采暖及空調系統三者相結合的方式。
可見,熱水系統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同時熱水系統與采暖系統結合使用相對更為常見,這主要是因為采暖系統主要是利用太陽能產生的熱水進行供暖,因此采暖系統常與熱水系統一起使用。
IMSIA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陳講運表示,當前國內太陽能熱利用主要是滿足生活熱水需求,北方地區有部分用于采暖,但并沒有充分發揮太陽能光熱的潛能。所以,為提高太陽能替代常規能源的比例,充分發揮太陽能在新型城鎮化中的作用,必須要大力發展和推廣太陽能供熱采暖技術。
而太陽能作為清潔可再生能源,與建筑結合可以更好地滿足節能減排需求,但也存在其缺陷:太陽能受地域、天氣的等影響較大,不能很好地滿足用能需求。
對此,朱慶國認為,要更好地滿足消費者24小時用熱需求,太陽能與其他能源互補使用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尤其是隨著太陽能應用領域的擴大,太陽能與其他能源互補更是必不可少。多能源集成熱水系統,這些系統既可以單獨工作,也可根據用戶需求自由組合。多能源組合可以實現大幅度節能減排的目標,創造舒適的新能源體驗,又可以互相彌補不同能源間的缺陷。
多年從事綠色建筑研究的中國房地產報綠色地產研究中心主任黃俊鵬認為,“從國際和國內的發展趨勢來看,太陽能與多能互補的熱水、采暖及空調系統將會受到關注。”
陳講運說,目前,太陽能熱水系統多采用電作為輔助能源。而電轉化為熱能的效率不高,在加上電多是由煤燃燒發出的。這種方式效率低且不符合節能減排理念。一般不建議采用電作為輔助能源。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擬成立專門多能互補、太陽能采暖工作組,充分發揮聯盟的國際資源優勢,利用聯盟專家顧問委員會、媒體顧問委員會等優質資源,大力推動太陽能與多能互補系統,太陽能采暖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