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大潮之下,所有行業都面臨著轉型。學習小米這種互聯網思維方式去改造產業已經是一條別無選擇的道路,否則就會被淘汰。
最近海爾一向低調的張瑞敏近期頻頻發聲,高調提及海爾的網絡化戰略轉型與業務創新,與此同時,海爾的電商業務布局全面浮出水面,日日順、海立方兩大平臺相繼亮相。海爾在向互聯網化靠攏的路上,開始嘗試“C2B”、“自建電商”與“互聯網預售”模式。
在銷售上,除了早年就已基本完成的傳統零售市場布局外,海爾在電商市場的布局也已經基本完成。自有電商品牌網站海爾商城,負責自主經營海爾產品;入駐天貓開設旗艦店,平臺型經營大范圍覆蓋消費者;采銷模式進入蘇寧、京東等平臺,完善電商渠道;打造全新“日日順”平臺,利用物流優勢鎖定大件商品交易市場。
在生產上,打造互聯網家電定制品牌統帥電器,與天貓合作進行C2B預售,打造“海立方”平臺創新家電制造的眾籌模式。
海爾電商布局正式浮出水面
除了自身的海爾商城外,海爾已經完成了天貓、蘇寧、京東、易迅等電商渠道的布局,包含了自建、平臺、采銷等主流的電商經營模式。如今,海爾已經基本完成了電商布局,并且在各大電商平臺的發展已走上正軌,《IT經理世界》劉琪關于海爾電商的報道值得對海爾感興趣的研究者深度閱讀,他在《海爾,互聯網轉型中的電商突擊》一文中對海爾電商布局進行了全面的解析,這里就不在累述了。
在完成現有自主產品的電商布局后,海爾開始將業務重心放在搭建屬于自己的電商平臺上。日日順平臺折戟一年,經過海爾一番全新包裝后已再度亮相,定位從之前的家庭一站式購物平臺,轉型為專注家電、家具、家裝、家居、凈水等的垂直品類的電商平臺,放棄了此前經營的戶外用品、兒童玩具、母嬰用品等品類,新增了在線設計、搜搜我家等項目,為消費者提供家庭整體解決方案服務。
日日順的目標是鎖定在大件商品電商交易上,這主要得益于海爾的日日順物流建設。目前,電商物流更多是集中在中小件產品配送上,對于家電、家具等大件產品仍需廠商自主負責配送安裝。而海爾經營家電多年,積累了非常龐大的大件商品配送隊伍,截至目前,海爾日日順物流服務能夠實現全國2886個區縣的無縫覆蓋,支持鄉鎮村送貨上門、送裝一體,貨到付款城市約到1200個區縣,1000多個區縣24小時限時達。在大件商品配送上,海爾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這也是目前日日順的發展優勢所在。
海爾電商一直在追問自己三個問題:什么是用戶強烈需求的,什么是對手沒做或很難做到的,以及海爾做起來有核心競爭優勢的。經過一番思索之后海爾得到了答案,在家電、家具等大件商品配送上是海爾的優勢,那日日順平臺就要在物流基礎上發揮出電商的潛能。
天貓的C2B海爾的小九九
近兩年,天貓一直在強調C2B是未來的核心,為了推行這一理念天貓一直在試驗C2B預售服務,而印證天貓言論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就是邀請重量級的品牌配合天貓在C2B上的探索、而這個品牌,天貓選擇了海爾。
其實,海爾與天貓的想法不謀而合,都認為電子商務將會促使C2B模式的發展,海爾在2011年就開始推動定位為互聯網時代定制品牌的統帥電器。要說有意互聯網品牌意識的話,海爾與小米是同期的,不過海爾的運營成果差小米太遠了。
有了統帥電器擺在前面,天貓與海爾一拍即合。去年9月,海爾與聚劃算進行合作,以團購的方式銷售三款定制彩電,4個小時內5000臺彩電全部售罄;今年3月又推出了15款定制產品,最終售出16000多臺。海爾在與天貓C2B合作上收獲不小,雖然只是幾款產品小規模的測試,但至少證明了C2B模式還是很受消費者青睞的。
海爾電商具備實現C2B的幾乎所有條件:包括海爾集團的品牌實力、完整的產品線、完善的信息收集平臺、領先的設計制造能力、柔性的供應鏈以及強大的物流配送能力等。在與天貓C2B的合作上海爾有著自己的考慮,天貓能給海爾更多的流量支持。
打造統帥品牌,與天貓合作C2B,只是海爾互聯網轉型道路上的兩次重要嘗試,在C2B的道路上海爾還有更大的想法。海爾正傾集團之力推動個性化定制的C2B模式,今年海爾C2B預售與個性化定制產品的銷售占比也已接近3成。近期,海爾推出了一個新平臺——海立方,這個平臺是海爾C2B戰略下一步的重要嘗試。
海立方-海爾轉型的重頭戲
與天貓在C2B上的合作,更多的是面向普通消費者結合數據分析提供符合大眾需求的C2B產品,而推出海立方是為挖掘更多專業人才的創意,是針對特定人才的C2B模式,海立方與海爾天貓合作的C2B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海爾的互聯網化轉型,C2B的生產模式是重頭戲。
互聯網師時代,傳統型生產企業,產品線長,產品生產模式已經落后了,因此張瑞敏提出有傳統品牌企業到平臺型企業轉型的思路。海爾做平臺也是從“銷售”和“生產”兩步走,銷售平臺就是上文所說的“日日順”,生產平臺就是現在要說的“海立方”。
上文說到海爾具備實現C2B的幾乎所有條件,包括品牌實力、產品線、設計制造能力、供應鏈能力、銷售渠道能力,以及物流配送能力等。海爾非常明智的將這些能力拿出來對外開放,并且投入巨額資金,欲打造出一個“眾籌預售”的互聯網化生產平臺。
海爾知道,所謂具備實現C2B的所有條件并非不可復制的,若固守這些能力早晚會與競爭對手形成同質化,若現在就對外開放,搶先競品打造成“生產”平臺,或許可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目前,海立方上展現了很多海爾自己的產品,同時還有一些第三方的外部創新產品,海爾搭建海立方是為充分調動更多外部的優勢資源,為海爾的產品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海立方結合了眾籌和預售的方式,通過海爾已有資源來培育內部和外部更有競爭力的產品線,完全改變了原有傳統的產品研發方式,而是利用資源支持,打造一個開放的產品創新平臺。有創意的人也可以在這個放平臺上發起項目,消費者可以對項目進行點評,若喜歡這個項目可以為此預付很小的一筆費用,這筆費用將用作項目的研發,同時作為預付款,待產品上線時可為獲得相應的優惠。
其實,這種形式的眾籌籌得的資金非常有限,海爾這么做更多的是讓消費者參與進去。海爾本身會提供50-100億的基金參與到項目孵化中,在產品設計開發上還會提供專家顧問團進行指導。傳統的生產模式是調研->預估->生產->渠道->銷售,未來的模式將會從最初的一個點子開始將各個環節分配到不同部門去完成,海爾打造海立方的目的就是吸納網民的點子,為有創意的人提供包括產品設計指導、項目資金籌集、產品生產制造、產品市場銷售等一些列服務,最終將想法變成產品獲得收益。
結語
目前,海爾在傳統零售和電商市場的布局已經足矣支撐海爾現有產品的銷售,所以海爾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新業務的拓展上,“日日順”與“海立方”成為海爾轉型核心項目,日日順擔負海爾銷售平臺轉型的重任,海立方肩負海爾生產平臺轉型的重擔,海爾轉型能否成功全要看這兩個平臺的發展了。
請掃描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