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酷評:
記吃不記打,這是光伏行業乃至我國整個經濟都在犯的一個通病。
在大干快上世界領先爭得第一的心態下,如今,任何行業都處在產能過剩的階段。新一屆政府最大事情就是要處理往日留下的產能隱患。歷史形成的巨大產能,不僅是我們的經濟發展嚴重不經濟,而且占用了過多的資源,使生產效率低下,根本無法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和高效利用。有經濟學家認為,中國是效率最低的國家之一,這不僅能從政府辦事效率上得出結論,也從們國家整個經濟效率不高得出結論。光伏行業也處在這樣一個鏈條中。
2013年春天,光伏產業倒閉潮、破產潮的一幕仿佛還在昨日,而日前的光伏產業投資潮再次襲來,動輒幾十億上百億的資金將從何而來?當然,投資者都不是為了當下而投入巨額資金,而是為了未來的市場判斷。但是市場具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就在國外發達國家都實現的訂單工業的今天,我們國家還是在粗放式經營,以擁有多大的產能而自豪。
當然,是資本就存在“忽悠”,就有炒作。光伏行業投資回潮是“引鴆止渴”嗎?那么,資本這次又要“忽悠”誰?
請掃描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