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效標識實施狀況有喜有憂
能夠進入專業家電產品賣場以及大型超市的家電專賣區銷售的產品,基本都是國內外的知名品牌。一走近樣品,記者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貼在這些產品機身上的“中國能效標識”。
但當記者詢問某品牌冰箱的銷售人員該產品能否完全達到其標明的一級能效標準時,對方的回答十分含糊。在記者的一再追問下,他才說:“應該吧,廠家怎么標,我們就怎么向您介紹。我們只管銷售。”
隨后,記者又來到了電風扇銷售區。銷售人員看記者站在同一品牌的兩種不同能效等級的電風扇前舉棋不定,便走過來說:“除去產品樣式等因素外,只考慮能效等級的話,一級的要比二級的產品貴200多元,但其實兩者的耗電量也就差2%左右,省不了多少電。而且電風扇和冰箱、洗衣機不同,風扇一年也就用兩、三個月,單從省錢的角度看,多花200多元其實不會造成什么經濟負擔,這就看消費者個人的感覺了。”當記者問他這些風扇是否能完全達到其標明的能效等級時,這位銷售人員坦言,該款產品是不是虛標能效他并不清楚,但以他三年多的從業經驗,虛標現象并不少見。
對于這一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也表示:“虛標確實很普遍。有時趕上相關部門加大打擊力度,廠家就會多注意些,等風頭過去,也就那么回事了。所以同一產品的不同批次可能會良莠不齊。”
最后,記者又來到了一些大型的批發市場,而這些地方存在的問題更為嚴重。暫且不提家電產品上所貼的能耗標識虛實如何,許多名不經傳的小品牌產品居然沒有貼標就公然在市場出售,比如山東某品牌的小型吊扇、學生專用夾扇,浙江某品牌的迷你洗衣機。這顯然不符合國家要求。“小廠子產的,都沒有標,只有大廠家的有。”面對記者的質疑,市場內的一位店主說:“這些電器本身功率就不大,根本沒必要貼標。”
消費者反映不一
雖然國家一再對家電企業虛標能耗標識行為進行了嚴厲查處,對市場不斷進行規范,但與這些產品直接產生利益關系的消費者的態度卻并不明朗。在記者隨機采訪的20位消費者中,有10人明確表示自己在購買家電時會考慮到能源效率等級問題,會主動尋找產品機身上的能耗標識。他們認為這既有利于節電省錢,又有利于環保。同時,他們還希望有關部門能夠進一步對虛標能耗標識的行為予以嚴懲,保證消費者的利益。
另有8人表示,如果是購買冰箱這種24小時通電的產品,或者電視、微波爐等常用的家電,他們會選擇一級能效的產品。但像電風扇、電暖氣這種季節性鮮明的家電產品,他們則更關心產品本身的打折力度。“我去年買了臺電暖器,當時導購說一級能效的要比二級的貴500多塊。這種東西一年也就用不到一個月,沒必要多花那筆錢。”劉小姐對記者說。但即使是這樣,這幾位消費者也同時表示對虛標現象很憤慨。
剩下的2人則表示只要是正規廠家生產,使用起來安全,價格低廉,就會考慮購買。“其實關鍵是價格。”其中一位王姓消費者對記者說。王先生2011年底花了4000多元購買了一臺某品牌的40寸液晶電視機,當時也是聽了銷售人員的介紹,說該產品不僅質量好,而且非常省電節能,達到了一級能效標準,長期使用能給家里省不少電錢??删驮诮衲昴瓿?,電視出現了問題。由于過了保修期,王先生得花1000多元才能修好。一氣之下,他索性新買了個便宜的。“之前之所以選擇購買能效高的產品,就是從長遠使用的角度考慮的。但現在這些電器用都不知道能不能用得久,其他的就更不考慮了。說實話,我現在對整個家電行業挺失望的。”王先生不悅地說。